10月25日,以“綠色生態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尋找廣東最美公益林(天然林)宣傳活動在韶關翁源縣龍湖廣場啟動,助力綠美廣東生態建設。
廣東十大最美公益林(天然林)打卡點出爐
活動現場設置了翁源公益林林下特色產業展示區,10家韶關當地林業特色產品展銷商家帶來靈芝、茶油、五指毛桃、林下竹蓀、紅松茸等數十種林業產品,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來參觀和購買。
活動為翁源縣8名“最美公益林護林員”代表頒發榮譽證書。來自梅州、河源、茂名、韶關等公益林示范區代表,共同發布《共建廣東最美公益林示范區宣言》,承諾勇擔責任,真抓實干,篤定綠色發展,規范使用建設資金,提升公益林資源綜合效益,在公益林示范區建設中作表率、立新功。
值得一提的是,為展示公益林建設管理成效,活動上,廣東省林業局為公眾推介了廣東十大最美公益林(天然林)打卡點。本次推介的打卡點兼具公益林連片面積大、樹種多樣、林分質量佳、生物多樣性豐富、惠民人群多等特點,涵蓋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石漠公園、郊野公園等類型,輻射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范圍,市民可預約前往游覽打卡。
廣東建立四級生態公益林體系
廣東是生態公益林建設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從1999年起,廣東在全國率先實施生態公益林補償制度,開創我國森林生態效益有償使用的先河,全省生態公益林體系建設成效顯著。目前,廣東省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6988萬畝,占林業用地的44%。
目前,全省已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生態公益林體系,形成了以水庫、自然保護地為“點”,以江河、道路、海岸為“線”,以珠三角城市群森林綠地和北部連綿山體為“面”的生態公益林空間格局,成為維護全省陸地國土生態安全的綠色屏障。
2021年起,以建設生態公益林示范區為抓手,推進建設連南萬山朝王、南澳黃花山、惠東烏禽嶂、仁化上中坌、茂名大霧嶺林場等51個生態公益林示范區,示范帶動生態公益林區森林資源、野生動物資源呈現穩定增長態勢,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促進了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和珍稀植物回歸。
為鼓勵全民參與公益林(天然林)保護工作,廣東于2021年起啟動尋找廣東最美公益林(天然林)宣傳活動,通過現場活動、攝影大賽、網絡直播等方式打造公益林(天然林)宣傳品牌。截至目前該品牌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三屆,為民眾提供了體驗公益林之韻,感受綠色生態之美的機會,營造了全民參與公益林(天然林)保護的濃厚氛圍。
下一步,廣東將立足山水林田湖草沙(石)綜合治理,運用系統觀念,優化公益林布局和結構,持續推進天然林保護和公益林管理并軌,科學開展森林植被保護與修復,深入推進國家石漠公園和公益林示范區建設,提升森林質量,增強森林生態功能,構建完備的森林生態系統,不斷完善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差異化補償制度,實施生態公益林激勵性補助政策,推行公益林管護獎懲機制和公益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激勵機制,推動社會主體盤活生態公益(天然)林資源,大力發展“公益林+”綠色生態產業,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有效轉化通道,讓綠色成為廣東的鮮明底色。
上一篇:云南:好生態,與生俱來的“標簽”
下一篇:陜西:一片綠色山林的生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