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目前,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梢灶A見的是,疫情過后,健康勢必會成為全國人民最關注的話題,康養旅游也將會越來越熱。什么是森林康養?森林為什么能康養?
劉拓:這一次新冠疫病的暴發,再一次告訴我們,“健康中國”建設是何等的重要。
森林康養是以豐富多彩的森林景觀、沁人心脾的森林環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內涵濃郁的生態文化為主要資源的依托,配備相應的養生、休閑及醫療、康體服務設施,開展以修身養心、調適機能、延緩衰老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療養、保健、養老等活動。
森林康養從改善氣、光、熱、聲環境四個方面影響人們。一是氣環境。森林是天然氧吧,調節空氣流動,其中的負離子起著消除疲勞、降高壓、提高細胞免疫力等。二是光環境。樹葉的陽光過濾作用,使紅外線適度,光線柔和。三是水熱環境。四是聲環境。森林具有防噪聲功能,聲波碰到林帶,其能量被吸收20-30%,降低20-25分貝。
森林康養有功能性,比如心理養生、生理養生;文化性,“心之安處是故鄉”,看的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森林的多姿多彩文化,使其康養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多樣性,多種康養方式的結合,多學科的綜合介入,使康養既注重功能,也注重過程的休閑性、體驗性、針對性和娛悅性。
新華網:隨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再加上人們的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康養話題也就成了我們越來想探知的。我們了解了森林康養的含義,森林康養對經濟社會有什么作用?
劉拓:第一,將成為人們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選擇。森林康養在解決人們心理、生理和體質方面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決定了在追求高質量生活中是人們的一種必然選擇。
第二,將成為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低碳經濟要求,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雙贏,森林康養產生,是一種在生態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的產業模式,順應潮流,大勢所趨。
第三,是創新驅動的重要突破。它將傳統旅游、療養、運動、養生等不同產業融合,實現集群化發展、基地化經營、規?;七M,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第四,是村鄉振興的重要載體。良好的生態是建設康養基地的必要條件,這種指向就使得人們提高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行動力。具有持續性、普惠性的康養產業,帶動鄉村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生活富裕,也隨著康養產業的興起而善變。
新華網:大力發展康養旅游已逐漸成為新常態下旅游經濟的新亮點,也符合人們對健康、幸福的需求和休閑娛樂生活的追求?,F在森林康養處于什么樣的發展態勢?
劉拓:黨中央、國務院對森林康養產業發展高度重視。連續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對發展森林康養等康養產業提出了明確要求。2019年旅游達到60億人次,森林旅游達到18億人次。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有近4萬億人次進行森林康養。
2019年3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林改發[2019]20號),提出到2020年,建成國家森林康養基地300處。到2035年,建成覆蓋全國的森林康養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森林康養基地1200處。近幾年,有近一半的省級政府發布了文件或規劃,建設了幾百個森林康養基地。
新華網:目前,在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森林康養分會的指導下,各地也力爭創建了一批森林康養基地。對于森林康養產業如何健康發展?國家層面有沒有什么利好政策?
劉拓:關于康養產業的若干政策和要求,一是嚴守底線。嚴格執行林地保護利用規則,強化林地用途和森林主導功能管制,在確保生態承載能力的條件下確定其利用強度、方式和目標。二是物盡其用。發揮現有設施的功能,不搞大撤大建,適當添平補齊,不搞超標準、脫離實際需要的建設項目。三是合力共建。各級林業、民政、衛健、中藥管理部門加大對森林康養的支持力度,重點支持康養環境質量提升,水、電、路、廁、通訊、步道等建設。四是社會參與。大力培育康養龍頭企業,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引導經營主體投資康養產業,對符合規定的可納入貸款、貼息。五是合規用地。依法依規滿足康養用地需求,對集中連續開展生態修復達到一定規模的經營主體,允許利用3%的土地從事康養產業。
在不破壞森林植被前提下,可依據《國家公益林管理辦法》,利用二級國家公益林開展康養活動,合理利用農村未承包的集體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灘涂發展養老產業。
上一篇:如何利用特色產業激活傳統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