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是典型南方集體林區,也是安徽省林業大縣。近年來,歙縣積極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結合林業特色產業發展,聚焦林地分散、勞動力短缺、山核桃管理采收難等問題多次深入實地開展調研,持續探索符合山區實際、可復制推廣且經營主體與農戶共建共享共富的林業高質量發展模式。
歙縣金川鄉伏黃村高岔組現有農戶106戶,人口483人,目前常年在村人口144人,其中60歲以上人口103人。針對山區人口老齡化嚴重、勞動力緊缺、全組1500畝山核桃林無人管理的難題,歙縣探索開展“一塊錢大托管”試點,以合作社為載體開展聯戶經營,著力破解“單家獨戶怎么辦”問題。
面對村組內各家各戶勞動力不均的情況,合作社量身打造安心托、全部托、徹底托的多樣化托管模式。對常年在村務農為主業且具備采收能力的農戶,實行集中管理、自行采收、收益自享的安心托。對老齡化的不具備生產經營能力戶、長期在外打工有穩定收入的年輕家庭戶,實行集中管理、統一采收,戶社以產值3:7比例分紅的全部托。對家庭不具備生產力、無力繼續進行林區經營的農戶,實行經營權流轉的徹底托。
合作社有效整合試點村的現有勞動力,組建農事服務隊,創新提出并實行“四統四禁”生態管理模式,集中開展機械割草、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矮化修枝、增綠增效、網格管理等多種經營舉措,對托管的山核桃林進行統一管理。每年集中在5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進行機械割草兩次、無人機防控病蟲害或噴灑葉面肥一次,每月定期安排管理人員巡林兩次。
農戶僅需為每株山核桃每年支付1元管理費用,即可享受統一經營托管服務。農戶凡是在托管林地內采收的山核桃,并自愿出售給合作社的,合作社將首次托管服務的每株1元錢以獎勵形式返還給農戶,進一步鼓勵林農長期參與托管模式經營。
目前,“一元錢大托管”試點已帶動果農106戶,建成了歙縣山核桃第一塊生態治理實驗林——金川鄉山水坦山核桃生態管理示范基地。2023年,基地產量同比增長50%以上,果脯售價提高30%,實現山核桃產值翻一番,社員農戶通過山核桃實現增收的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