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落后新筍生
清熱化痰利春行
消食利渴均能效
煎炒烹煮唯筍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雨水時節所帶來的不僅是雨水, 更是萬物的生機。通過雨水的滋養, 許多植物進入返青的階段,早春的筍芽多而強悍,那種破土而出的壯觀, 會讓人感受春天竹子勃勃的生機。
中醫認為,春筍味甘、微苦,性寒,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名醫別錄》認為它能“益氣,可久食”,《本草綱目拾遺》說它“化痰涎,消食脹”。春筍富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有利于將體內毒素通過腸道排除,并有防治便秘功能。此外,春筍有很好的飽腹感,非常適合需要減肥的人群食用。
春筍又被稱為“山八珍”,作為藥食同源的佳品,在雨水節氣制膳,可起到療疾防病的作用。
春筍雖好,也要正確烹調。許多人容易將春筍按照冬筍干的方法進行烹飪,結果是既少了鮮味,做出來的筍又難以下咽。春筍的口感以麻澀為主,那么關鍵就是如何祛除這種不佳的口感。有個小妙招:春筍要焯水10分鐘左右,同時水中加入一些黃酒,這樣做還能平衡一下筍的寒性。
TIPS:竹筍粗纖維多,有胃腸潰瘍的老人不宜多食。
上一篇:中國林業遺產保護邁進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