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全球環境基金“中國森林可持續管理提高森林應對氣候變化能力項目”指導委員會召開視頻會議。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合作交流中心代表簡要回顧了《巴黎協定》和《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履約實施情況后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揮森林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獨特作用,將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置于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優先位置。中國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已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累計完成造林6800萬公頃,為全球貢獻了約1/4的新增綠化面積,成為全世界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和人工林面積最大的國家。為不斷提升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和固碳能力,去年,中國國家林草局發布《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5年)》,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國310個森林經營單位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
他強調,2024年是全球環境基金贈款“中國森林可持續管理提高森林應對氣候變化能力項目”實施的最后一年。希望福建、河南、廣西、海南四省(區)各級項目部門,一如既往地加強與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密切配合,實施好今年的項目活動,加強與國內森林經營試點單位的合作交流,總結提煉具有推廣借鑒價值的森林可持續經營良好實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示范經驗,為我國森林可持續經營、維護全球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安全貢獻力量。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助理代表對項目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賀,同時指出,項目即將迎來與總結評估相關的各項任務。一方面,項目需要按照工作計劃和預算,繼續推進森林經營、采購、專家聘任、培訓宣傳推廣以及提款報賬等活動。另一方面,按照全球環境基金項目的工作安排,項目實施截止日前6個月需要啟動最終評估,各項目單位要在下半年著手對項目進行全方位總結,梳理項目實施和財務進展情況,總結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提出成果可持續行動方案,做好固定資產盤點,為配合第三方獨立評估和審計做好準備。
合作中心及福建、河南、廣西、海南四省(區)項目辦分別匯報了項目進展情況。會議審議通過了2024年度項目工作計劃、經費預算和采購計劃。
下一篇:中國林業遺產保護邁進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