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豐縣擁有林地304萬畝,森林蓄積量137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1.6%,是江西省林業重點縣。
2024年7月,永豐縣被列為全省深化集體林改先行試點縣。永豐縣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驅動全面鄉村振興穩步向前。
落實權屬規模經營
深化集體林改,落實林地權屬是前提。
永豐縣堅持健全集體林地“三權分置”運行機制,以落實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為總體思路,為深化集體林改先行區建設筑牢基礎。
2024年8月,一則消息傳遍永豐縣佐龍鄉十里八村。該鄉浪田村委7個村小組的經營糾紛山場,在工作人員持之以恒調解之下,涉及的群眾終于和解,2210畝山場的爭執宣告解決。山場登記發證后,將流轉到綠祥林場實行托管經營。
為徹底落實好林地所有權屬,永豐縣重點圍繞糾紛山場林權登記情況、爭議山場所涉范圍等,通過鄉鎮摸清底數、糾紛雙方指清四界、專業人員繪清圖紙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建立工作臺賬,分類施策形成問題清單。在此基礎上,縣里組建工作專班上山下鄉、訪村入戶,耐心調解權屬不清引起的矛盾糾紛。目前,全縣已辦理林權類不動產登記1300余宗、15.6萬畝。
林農拿到林地后,如何規模經營?永豐縣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了林地收儲平臺和“國有林場+集體林”聯營共建兩種創新模式。對于已分山到戶的林地,引進林權收儲公司為收儲平臺,將碎片化、低產低效、偏遠的林地及林農不會經營、不愿經營、經營不善的林地收儲轉租;對于未分山到戶的林地,按照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原則,以林地入股、租賃經營、托管經營等方式,與本土國有林場聯營共建,推動林地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經營。兩種模式均得到林農的廣泛支持,贏得了社會贊譽。北京中開晟業林業有限公司在永豐已達成近10萬畝集體和個人流轉林地意愿,“國有林場+集體林”聯營共建累計發展規模超過40萬畝。
同時,為了進一步鞏固林農收益,給承包經營主體吃下定心丸,永豐縣在堅持集體林地承包關系長期穩定的基礎上,探索出家庭承包期不足10年的延包辦法,林權證換發不動產權證,讓“綠本”變成“紅本”。
“兩山”轉化資源變資產
林地確權了,地塊整合了,下一步就需要解決經營的啟動資金。
永豐縣聚焦林業融資難及貸款周期短等問題,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滿足林業發展多元化需求。
8月7日,永豐縣舉辦深化集體林改暨“惠林信貸通”產品啟動會,首批受益者喜笑顏開。“惠林信貸通”根據林業經營者的經營規模、經營狀況、收益權屬等情況確定授信額度,貸款利率比同期同檔次利率優惠30%,貸款周期最長可達10年。該產品投入1個月,即已發放貸款近2000萬元。
永豐縣先后推出“油茶貸”“興林e貸”“公益林收益權質押”及木材加工企業的“林企貸”、木材交易“林標貸”、林權流轉“林拍貸”、林農信貸產品“惠林信貸通”和“豐林貸”等多項金融產品,目前累計發放各類林業金融貸款超3億元,縣農商銀行“惠林信貸通”總授信5億元。
“我們將以此次深化集體林改為契機,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持續加大林業貸款金融供給,以滿足林業發展多元化需求。”永豐縣農商銀行有關負責人說。
同時,為更好發揮林地效益,永豐縣充分利用林地占補平衡政策,探索利用非林地的廢棄礦山實施生態修復,不斷拓展“兩山”轉化路徑。目前,藤田鎮和官山林場已爭取林地定額指標538.45畝,修復所需資金64.61 萬元,并全部由礦山企業支付到位。
“三產”融合驅動鄉村振興
10月9日上午,江西黃記山茶油科技有限公司在永豐縣橋南工業園舉行開工奠基儀式。該項目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黃記山茶油是一家農業現代化企業。此次奠基的項目占地50畝、總投資6億元,將建成年產3000噸茶油和衍生醫美產品生產線。
中村鄉是“毛竹之鄉”。該鄉探索建立“企業+基地+傳承人”生產經營模式,成立了永豐縣工坊紙業有限公司,建成集生產、體驗、參觀于一體的生產線,開發玉扣紙產品5種。“工坊每年產值能達到50萬元,新設計生產的幾款玉扣紙產品受到了書法愛好者的好評。這些年,公司的玉扣紙多次到北京、濟南、南昌、上饒等地參展。”非遺傳承人巫龍生說。
永豐縣恩江鎮營前村千畝雷竹基地,竹筍生長間隙套種西瓜等農作物,提高了經濟效益。“項目極大地促進了竹產業示范帶動和三產融合。”恩江鎮副鎮長、營前村黨支部書記陳友軍說,“村集體土地流轉收入每年有9萬余元,村民在基地務工工資超過百萬元,今年打算繼續擴面1500畝。”
永豐縣從林業企業、家庭林場、專業大戶入手,大力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圍繞油茶、毛竹、林下經濟等重點產業,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大力推動產業帶、示范基地和產業園區建設,探索“林+藥”“林+禽”等林下經濟發展新模式,構建油茶、毛竹、林下經濟“3+N”現代林業產業體系。
目前,永豐縣已有百畝以上林業經營主體近3700家,建成省級油茶科技小院,成立油茶和林事服務中心各2個,建設了以佐龍鄉浪田村、龍潭村為連片的萬畝油茶現代產業園,培育林下中藥材加工企業1家,油茶和竹筍兩用、三產融合林業經營企業各1家。油茶、中藥材、林下經濟等富民產業經營面積達70萬畝,林下經濟總產值預計超3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