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快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提升林權登記便利化、規范化服務水平,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近日,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林草局聯合自然資源局及第三方公司成立工作指導組,采取多項措施深入試點鎮、村推進改革試點工作。
強化指導,廣泛開展宣傳
對照《甘肅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縣先行試點工作方案》,研究制定試點村工作方案和推進計劃,明確保護為要、試點先行、輻射帶動的工作思路,成立縣、鎮、村工作專班,先后5次召開改革試點鎮、試點村推進會,每半月報送試點工作進展。利用村社大喇叭、微信、條幅等媒介推送改革政策,持續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對深化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的知曉度和參與度。
制定方案,確保落實到位
按照《山丹縣清理規范林權確權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摸清底數、明晰權屬,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統一底圖為基礎,對林地的位置、類型、面積、權屬、分布等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清查,通過矢量落界,重新對全縣8個鄉鎮108個村30500宗林權登記成果進行了全面梳理,妥善處理30余條集體林地類重疊、權屬交叉等問題。目前已完成28個涉改行政村的檔案清理、外業勘測、數據比對等工作,補充完善合同2805份,并開展數據整理、空間數據落宗整合、關聯關系重建,建立規范統一的林權不動產登記數據庫,并入不動產數據庫管理平臺,林權確權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有效化解,同時加強林業管理和林權登記工作有效銜接,確保林權登記資料移交到位,全面實現數據整合匯交如期完成。
積極探索,發展林下經濟
發揮國有林場龍頭帶動作用,鼓勵國有林場與村集體開展場村合作,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實現強村富民與搞活林場雙贏。以“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為依托,采取“以畜養林、以林養林、以種養林”等方式,積極倡導發展以林下種植養殖、生態旅游等為主的綠色產業,引導農戶通過出租、入股、托管、互換等市場化方式流轉林地經營權,引導和支持金融資本、社會資本“進山入林”。
自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來,陳戶鎮山灣村以林權制度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優化整合林地、水源等基礎設施,依托本村40畝集體林地創辦了“石城門”休閑園,年收入10萬元。在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過程中,不斷完善法治體系和規范標準,積極探索“林業+”多元發展模式,推動林業與生態旅游、康養產業、文化創意等深度融合。 深化集體林權改革帶來了生態改善和經濟效益的提升,在社會層面也產生了深遠影響,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投入到林業產業中,林農的生態保護意識顯著增強,形成了全社會共建共享綠色家園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