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攀枝花,陽光明媚。在我國唯一蘇鐵專類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蘇保區)內,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攀枝花蘇鐵正茁壯生長。雄花似柱、雌花如蓮。
曾經,因為石灰石礦開采,保護區內的蘇鐵遭遇巨大的生存危機。在礦石開采與生態保護之間,四川省攀枝花市毅然選擇關閉礦山,開展礦山跡地生態修復,開啟了石灰石礦山生態環境修復。
如今,蘇保區的山坡,重新披上了綠裝,鳥語花香。“以前這片山光禿禿的,灰塵很大,爆破聲很響,現在山綠了,鳥也多了,空氣也好了,我們看著很高興。”附近村民愉快地享受著大自然的“休養生息地”。
礦山關閉退出并開展生態修復
“保護區內,現有天然生長的攀枝花蘇鐵38.5萬余株。”攀枝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西區分局負責人介紹說,蘇保區跨西區、仁和區,總面積達1358.3公頃,其中西區占85%。
隨著蘇保區的發展,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石灰石礦采場及排土場被劃入了蘇保區紅線范圍內。
蘇保區依山而建,山下是早就存在的石灰石礦,蘇鐵曾經因為保護區內的礦山開采遭遇生存危機。據統計,石灰石礦在蘇保區內累計開采面積約占保護區總面積10.2%,保護區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
2018年長江警示片披露“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長期在蘇保區內開采石灰石”問題后,攀枝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立行立改。
在對蘇保區內攀鋼石灰石礦的生產和使用問題進行全面調查研究和科學分析把控的基礎上,在礦石開采與生態保護之間,攀枝花市毅然選擇“綠水青山”,做出了礦山關閉退出并開展礦山跡地生態修復的決定。
用時兩個月,完成石灰石礦設備拆除、清理浮石、封閉溜井,全面結束開采活動。2019年10月,攀枝花市全面完成蘇保區內石灰石礦區生態修復。
“蘇保區內的采礦場,從此成為歷史。”攀枝花市政府相關負責人稱,這是攀枝花市遵循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建設美麗中國交上的一份高質量答卷。
損失6.8億元,也要將采礦退出蘇保區
“石灰石礦區是攀鋼集團唯一的冶金熔劑輔助原料基地,近50年來為攀鋼生產提供了重要保障。”攀鋼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說,石灰石礦停產后,據估算,將導致攀鋼損失約6.8億元。
據了解,在攀鋼集團100公里的采購半徑內,其他石灰石采礦場生產能力暫不能滿足攀鋼需求,而替代礦山需要6年建設周期,短時間內無法滿足原料供應。
損失雖大,但攀鋼集團不講困難、不講條件,迅速開展石灰石礦開采退出蘇保區工作。
一紙承諾,如何實現。攀枝花地方黨委政府與攀鋼集團建立協作機制,雙方先后派人員70余次到現場聯合推進石灰石采礦場關閉退出及生態恢復工作,及時協調解決資金不足、水源缺乏、苗木栽種技術力量薄弱等問題。
2018年10月26日,是攀鋼石灰石礦采場全面停止開采作業、全部退出蘇保區的日子。
退出容易,修復難。如何修復石灰石礦采礦跡地及排土場生態?
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會同攀鋼集團制定恢復治理總體方案,按項目實施時限和資金來源,將石灰石礦采礦跡地及排土場生態修復項目劃分成3個部分實施。
其中,由西區政府負責工期最緊的采場底部修復,修復面積為302畝;蘇保區負責修復難度最大的頂部修復,修復面積為298畝;其余區域的植被恢復及生態治理則由攀鋼集團公司負責,修復面積為1900余畝。
破解干熱、缺土、缺水難題,有效提升覆土植被成活率
“三方各司其職,相互配合。一年后,蘇保區內石灰石礦采礦區生態修復全面完成。”攀枝花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李莉說,生態修復中,攀枝花市面臨干熱河谷地區土壤蓄水能力差、有機質含量偏低、缺乏水源等諸多困難。
辦法總比困難多。通過不斷總結,攀枝花市探索出采取“異地運土、掛網保土、擋墻固土”和“光伏提灌、覆膜保水、微噴滴灌”等創新舉措,破解了干熱、缺土、缺水等難題,有效提升覆土植被成活率。
在整個修復區,建成162千瓦光伏提水灌溉工程,抽水260萬立方米。同時,回填種植土約36萬立方米,修筑擋土墻1.5公里,修建邊坡生態防護網兩萬平方米,有效解決了礦山跡地植被恢復生態治理土壤、水等瓶頸問題。
2019年5月9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反饋“回頭看”督察意見后,攀枝花市將生態修復任務納入月調度、月督導、月通報。
據統計,截至2019年10月,西區政府、攀鋼集團、蘇保區先后投入9700萬元,在石灰石礦礦區的土地上種植適合當地氣候、環境的鞍葉羊蹄甲、巖柿、櫟葉枇杷等耐干旱耐貧瘠樹種23種,共種植喬木1.2萬株、灌木37萬株,生態恢復面積達2541.29畝。
“累計畝均投資約3.8萬元,為現行礦山跡地生態修復投資強度平均水平的2.2倍。”李莉說,生態修復完成比整改時限提前了兩個多月,“恢復生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建立長效管護機制。”
為此,攀鋼集團、蘇保區、西區政府分別成立植被恢復管護領導小組并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籌集專項資金用于植被恢復后期日常管護,確定3年養護期限,每年投入管護費約410萬元,全力保障綠化澆灌系統的正常運行。目前,栽種的樹木成活率達到95%以上。
不僅如此,作為長江上游資源型城市,攀枝花市堅決樹牢上游意識,統籌推進綠色發展示范引領、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保護、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提升三大工程,全面開展綠色礦山、綠色園區、綠色能源、綠色建筑、綠色交通五大建設,爭創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城市,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了攀枝花力量。
下一篇: 第二屆世界竹藤大會有哪些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