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正加強南藥種質資源保護、種苗選育和推廣等,力爭到 2025 年,培育10個省級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基地。據了解,猴耳環成熟期畝產值至少超過4000元,成為林農致富、鄉村振興的好幫手。
人工種植猴耳環畝產超4000元
猴耳環是廣東道地的珍貴鄉土闊葉樹種。梁化林場山坡上,這里間隔種植著成片的猴耳環,高矮不一,葉子頗似含羞草,開著黃綠色的小花。猴耳環全身是寶,被列入中國藥典規定種,可通過采摘嫩枝葉提取有效成分。此前,藥企的猴耳環原材料一直依賴野生資源,導致猴耳環制藥原料的需求缺口非常大。
2011年應藥企要求,在中國林科院熱林所的帶動和支持下,梁化林場與態合堂團隊合作,開始了十多年的猴耳環保護、研發和利用的新征程。在梁化林場大嵐基地林地上,科研團隊試種各地收集來的猴耳環種苗,通過水肥管理育種,希望找到高產優質品種。2016年開始,科研團隊正式探索低谷溝壑、中低坡林地、高坡地林地等規模種植猴耳環的方法,種植密度根據立地條件確定,每畝能種植89-133株不等的猴耳環。目前共種植猴耳環達6000多畝。
猴耳環從此變身為廣東林農致富的好幫手。猴耳環豐產期單株最高干品產量超過15公斤,畝產值至少超過4000元,如采用精細化的生產方式,猴耳環的畝產值可超過6000元。
猴耳環等南藥也走進惠州植物園,成為市民自然教育的主題之一?;葜葜参飯@在園內開辟了南藥展覽區,介紹猴耳環等地道南藥。工作人員介紹,“每天均有市民參觀,2022年入園的觀眾達近50萬人次?!?/p>
在惠州市林科所,只見實驗室中收集了10多個種源、60多個家系的猴耳環種質資源,科研人員正探索猴耳環作為綠色植物源飼料添加劑的可能性。如今,惠州探索建立了“選種選育、示范推廣、原料初加工、創新轉化、精深加工、自然教育”的猴耳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
培育10個省級林草中藥材基地
惠州市林業局介紹,惠州正結合林業產業發展實際,突出“地道南藥”發展優勢,打造特色品牌。積極推動惠州猴耳環等產品地理標識的申報。目前惠州一些優勢中藥材品種種植已形成規模優勢,如今惠州猴耳環種植面積近8000畝,人工種植面積居全省第一。除了惠東梁化,當前惠東安墩、惠城橫瀝、博羅橫河等地已種植猴耳環。
而這僅僅是廣東發展猴耳環林下經濟的一個縮影。在韶關乳源,去年6月27日,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大布鎮宣布2000畝猴耳環種植項目順利簽約。今年,江門臺山市亦加快推進猴耳環種植,計劃在深井鎮推廣建設130多公頃(2000畝)猴耳環種植示范基地,在紅嶺種子園建設約1.3公頃(20畝)猴耳環種植示范林,促進猴耳環推廣示范。
根據《廣東省林業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廣東將加強南藥種質資源保護和種苗選育、推廣。突出功能性、道地性特色,因地制宜開展林草中藥材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如沉香、化橘紅、廣霍香、天然冰片、猴耳環等,到2025年,培育10個省級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基地等。
“林下種藥”打造南藥支柱產業
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林下經濟研究團隊首席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洪峰表示,猴耳環天然分布于南亞熱帶地帶性森林植被中;林下種植猴耳環,在豐富森林物種、結構、增強森林生態功能等方面的效益是顯著的,是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創建綠美森林的一種有效模式。
猴耳環是傳統藥材,需要遵循“守正創新”原則,實現從資源培育到產業鏈構建的升級,在解決基于安全性評價市場準入、更廣泛的功能挖掘及產品研制、品牌培育與營銷等問題的基礎上,將猴耳環林下種植和利用做成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促進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猴耳環葉的利用不破壞森林結構,保障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同實現。猴耳環葉的植物源抗生素價值,作為飼料添加劑利用,也很好地契合了現代社會對綠色健康食品的需求。
上一篇:英德麻竹筍:甜了市民 富了林農
下一篇:曲江拓寬林業產業“深特精”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