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認真貫徹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和省局關于啟動建設“天府森林糧庫”的安排部署,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立足本地自然資源稟賦,充分挖掘可利用林地空間,持續生產多樣化“林糧”。
堅持規劃先行,科學謀劃產業布局。以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為重要載體,大力發展“儲備林+林下經濟”,充分盤活林地空間。已批復的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中,計劃發展林菌、林藥、林禽等林下種養殖2萬畝。同時依托現有森林資源,通過調整優化種植布局、改造提升效益和適度擴大種植規模,因地制宜探索發展多樣化“林糧”,促進“林糧”發展在內江市“多點布局、全面開花”。目前,全市現發展有木本糧食板栗2760余畝、木本油料核桃、油茶等15萬余畝、森林藥材1萬余畝、林產飲料毛茶2.6萬余畝,產值達2.5億元。
聚焦優勢特色產業,擴面提質增效益。一方面聚焦發展油茶產業。圍繞油茶發展三年計劃,新建油茶3萬畝,將目標任務細化分解至油茶適生縣隆昌市和威遠縣,積極落實地塊,將2萬畝油茶林新建任務納入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同時加強油茶產業園區建設、“旗艦”企業打造、油茶品牌建設和“油茶+旅游”新業態等工作,全面提升產業附加值。目前已爭取到油茶造林補助資金700萬元,創建省級油茶現代林業園區1個、省級扶貧產品授權品牌1個、國家級油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市級油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10個。另一方面聚焦發展竹產業。圍繞竹產業提升三年行動目標,立足“竹”資源,做“竹”文章,進一步提升竹產業質量和效益。通過竹林提質增效、竹林風景線建設、竹產業園區打造、竹產業三產融合等舉措,有效發揮竹資源生態和經濟優勢。目前,內江市已建成筍用竹基地11萬余畝,實現竹業綜合產值6.6億元。成功創建省級現代竹產業基地1個、省級翠竹長廊1條、省級龍頭企業1個,2個市級現代竹產業園區正在申報創建省級現代竹產業園區。竹產品品牌“界市竹筍”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助力“林糧”高質量發展。做好項目支撐,強化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林業科技示范推廣等項目支撐力,點燃“林糧”發展“強引擎”,目前內江市已全域啟動國家儲備林建設,擬規劃建設國家儲備林84萬畝,項目總投資規模近83億元,已獲得銀行授信17.2億元。堅持科技賦能。通過與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林科院、內江市農科院等多家科研機構深度合作,在破解技術難題、技術推廣運用、優質品種培育、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建立長效機制。創新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優化“公司+合作社+農戶”“專合社+基地+農戶”等合作模式,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發展林下經濟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