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陸續接待了約10個前來考察園林綠化苗木的團體。經過10多年實踐發展,大余觀賞苗木注重根、干、冠的培育,已形成一套專業的育苗良方,與趨于成熟的綠化模式和苗木市場需求合拍,其苗木關注度日益提升。
根系是園林綠化選用苗木時衡量品質的主要指標,根系發達、完整的苗子無疑是好苗。為此,大余注重培育根系發達的園林綠化苗木。主要措施有:根據各種苗木自身生長要素從土壤的溫度、濕度、肥料營養等方面加以調控,促進苗木根系生長;從幼苗到大苗,經過多次移栽,促進苗木根系更為發達;斷根處理,對中苗或大苗進行斷根處理,利用根系的再生能力,促使苗木形成緊湊的根系,生發出大量的須根。
苗木是否干直挺拔或干型優美,直接影響著苗木的成長抗風霜雨雪能力和綠化美化功能,是撐起苗木的“顏值”和質量的基礎。大余在苗木培育中,對頂端優勢較強的苗木,及時除去1.8米或2米以下的側枝及萌蘗枝,促進苗木干直粗壯。隨著樹干的生長,每年還要對定干高度以上的苗木進行疏枝,以確保良好通風采光。為了培育主干彎曲效果的苗木,大余“因苗造型”,利用金屬絲、螺桿等工具和刻傷扭曲等措施對主干造型,將主干壓彎、傾斜,高度一般控制在1.5米至3.5米。
對于園林綠化工程來說,苗木質量要求核心是冠,冠的優劣決定苗木的外觀。例如,有的叢生白蠟和叢生絲棉木,采用株行距3米×3米或6米×6米標準栽植,干高20厘米或40厘米,幾乎無干,但冠形優美,很被市場看好。為培育好的冠型,大余園林綠化工作者對苗木進行修剪,修剪一般一年兩次,第一次在苗木新梢長到50厘米時對側枝截頭,個別粗大的側枝去除或重截,這樣可以使冠型緊湊圓滿,還能增加葉面積,促進光合作用,加快苗木生長。第二次在落葉后,對偏冠部分進行修正,防止苗木偏冠。同時,對冠部枝條進行造型,包括枝條的取舍、方向的調整、長勢的控制、伸展姿態的矯正等。
上一篇:北京“金剪子”剪出城鎮園林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