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激增供不應求、海陸空運輸聯動、種植基地火熱建設……近年來,國產藍莓憑借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成為市場新寵。
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藍莓種植面積已超過110萬畝,產量約50萬噸,是全球藍莓生產增長幅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其中,云南作為核心產區,貢獻了約占全國30%的藍莓產量。
2月28日,農戶在云南省蒙自市草壩鎮繽紛農業示范基地的冷藏庫里分揀藍莓。新華社發(薛瑩瑩攝)
時已開春,國內不少產區的藍莓株苗剛到花期,而云南蒙自、彌勒等地的早熟藍莓已到產季,一顆顆成熟的藍莓點綴枝頭,農戶們正忙著采摘裝箱。上午采摘好的藍莓,下午篩選、預冷、包裝,24小時內即可出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生鮮貨架。
原產于北美的藍莓,在中國找到了第二故鄉。據美國農業部門發布的《2023中國藍莓年度報告》,2021年,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藍莓生產國。
得益于氣候、日照、土壤等優勢,云南成為獨具優勢的藍莓鮮果主產區。相比國內其他地方,云南憑借盛產反季節藍莓脫穎而出,從11月到次年5月都能供應市場。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高山經濟植物研究所所長和加衛介紹,云南擁有46種野生藍莓資源,占全國一半以上;加之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紫外線照射強,云南是全球藍莓最適宜的生產區之一。
紅河州蒙自市是設施栽培藍莓的主產區,藍莓種植面積已達3.5萬畝,總產值超30億元,帶動2萬多戶村民實現增收。蒙自市草壩鎮十七村的聶元姣是個懂科技的青年,2023年她家種植的5畝藍莓發展到了12畝。增收后,她對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規劃,積極報名參加“農民讀書會”“藍莓技術培訓班”,專注提升綜合能力。
不僅是蒙自市,2024年,有100余家國內外藍莓種植企業在紅河州落地,種植面積超10萬畝,有效解決了10萬余人就近就地就業,僅務工收入一項年人均可增收2.5萬元以上。
云南省農業農村廳介紹,據行業數據統計,2024年全省藍莓種植面積24.9萬畝,產量17.1萬噸,初步估算行業產值約170億元。其中,設施栽培面積16.9萬畝,產量14.4萬噸。
中國生產的藍莓在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后,逐步走向世界。紅河安美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經理陳燦靈介紹,今年公司藍莓成功進入馬來西亞市場。為開拓海外市場,公司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模式,從采摘環節到符合國際標準的包裝設計、出口信息管理,涵蓋藍莓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優化,今年計劃出口藍莓300噸。
在云南澄江市豐吉農業標準化選果中心,豐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瑞說:“每隔4天,我們就往迪拜空運2噸藍莓,40多個小時后,迪拜的消費者就能品嘗到產自云南澄江的藍莓。”
據昆明海關統計,2024年蒙自海關監管出口藍莓1425噸,占同期全國出口藍莓數量的五成以上,居全國第一。
“自2020年國產藍莓首次出口俄羅斯后,目前已出口至10余個國家和地區,凸顯出中國藍莓鮮果未來巨大的市場潛力。”吉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園藝學會小漿果分會名譽理事長李亞東說。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