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江西省南昌市灣里管理局梅嶺鎮,遠山疊翠,水聲潺湲。一大早,當地“林長”高昭梁穿上膠鞋、背上背簍、拿起鐮刀,從家里出發,開啟了一天的巡山工作。今年58歲的高昭梁是南昌市灣里管理局梅嶺鎮立新村的黨支部書記,同樣也是村里8400畝山林的守護人。
一身護林員制服,腰間別著可以隨時定位、上報森林異常情況的護林員專用GPS手機,“全副武裝”的高昭梁神采奕奕。“日常我們要看看林子里有沒有燃燒、亂砍濫伐的痕跡,還要看看這些樹木有沒有生病。每天一巡,一趟下來要花八九個小時。”高昭梁介紹,梅嶺鎮轄區內有林地5.5萬余畝,森林覆蓋率超過88%,林業保護的壓力很大。按照網格劃分,鎮里安排了18位護林員,共同巡護大山森林。
在南昌市,和高昭梁一樣的專職護林員有數百名,還有一些由各地鄉賢、新階層人士、非公經濟人士組成的統戰志愿者隊伍,他們按照網格劃分巡護責任區域,共同守護大山森林。據了解,為加強專職護林員隊伍建設,南昌市以縣(區)為單位對專職護林員隊伍實行了“五統一”管理,即統一培訓、統一巡護裝備、統一巡護職責、統一管理制度、統一考核獎懲,并每年開展兩次政策法規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守護青山綠水能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我市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形成了黨政同責、部門協同、網格化、全覆蓋的林業資源保護管理工作新局面,讓山有人管、林有人護、責有人擔,實現林長治。接下來,我們將積極發動轄區民營企業、非公經濟人士等各方統戰力量,凝心聚力,建立防護體系,進一步筑牢森林‘防火墻’。”南昌市灣里管理局黨群工作部部長林斯良表示。
南昌市地貌概況為“二山三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森林面積185.75萬畝,林地面積215.78萬畝,綠色發展潛力巨大。如何守護這抹綠、用活這片林?南昌市一直在探索實踐。
半夏作為傳統中草藥,具有鎮咳、止嘔、抗病毒等藥理作用,其種植的經濟效益遠高于一般的農作物。進賢縣國營香爐峰林場觀花嶺分場森林藥材半夏種植基地是江西省首個林下半夏中藥材種植基地。該縣通過實施“百場興百業、百場帶百村”行動,依托林地資源優勢,建設林下種植中藥材半夏高質量培育示范基地,發展林場經濟,推進林場轉型和綠色產業發展。
“目前,基地半夏種植面積達120畝,畝產量400斤至500斤。日常能吸納林場周邊村民10余人就近務工,人均年增收7000元左右。”進賢縣香爐峰林場黨總支書記雷印紅介紹,今年年初,林場還與“中國半夏之鄉”——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簽訂購銷協議,依托“林場+基地+農戶”模式,走出了一條產、供、銷一體化的致富路。
生態資源是“綠色寶藏”。近年來,南昌市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潛力,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高產油茶、森林藥材等生態產業,形成了生態和效益的雙提升、雙促進,進一步描繪好“生態致富”新畫卷。
上一篇:茶葉為誰而過度包裝?
下一篇:科普 | 一文帶你重新認識靈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