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以做好“林”文章、做活“林”經濟、提升“林”效益為抓手,聚焦提升“含綠量、含金量、含新量”,最大化發揮林業的綜合效益,實現資源增長、產業增收、林業增效,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
提升“含綠量”。聚焦綠美江淮行動,于年初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造林綠化工作的通知》,明確年度造林綠化目標并逐級分解下達至各縣區。充分發揮林長的示范帶頭作用,廣泛動員全市上下多形式開展造林綠化工作,迅速掀起全民植綠、愛綠、護綠的熱潮。截至目前,亳州市完成造林綠化8676畝,已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挖掘“含金量”。堅持保護與發展齊抓并進,依托“企業+基地+農戶”模式發展林業產業,拓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路徑。因地制宜多模式探索發展特色經濟林、林果及林下經濟等高效林農復合經營模式,形成木本油料、林藥、林菜、林禽、林旅、林下苗木花卉等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今年一季度,全市發展林下經濟19.62萬畝、產值4.13億元,綠色食品林特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9.81億元。
提高“含新量”。以科技興林為重點,科學選聘林業特派員,聯系林業生產企業、林長改革示范區、林長生態廊道等,扎實開展科技服務,重點解決營造林、森林撫育、苗木生產等技術難題,提高森林質量,大力推廣優良品種、規范栽培、綠色防控等先進適用技術,培育樹種豐富、結構優化、品質優良、林相美麗的多功能林產品,助推林業提質增效。今年一季度,亳州市50名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服務75次,服務涉林主體61戶,培訓林農235人次,發放林業科普資料59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