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蘆筍進入今年的第一次采收期,長在土里“白玉簪”長勢喜人。
在東山縣前樓鎮岱南村,微風吹拂下,遠遠就能聞到沁人心脾的蘆筍清香。在蘆筍田地里,藏在沙地里的蘆筍被農戶“一刨一掘一折”采挖出來,農戶黃龍妹忙得熱火朝天。
“我們自己種植了兩畝蘆筍,今年長得比較好,一斤收購6元,價格算比較高,地里的這些蘆筍可以收到七八月份。”黃龍妹開心地說。
據悉,東山從1978年開始引入蘆筍種植,是中國最早種植白蘆筍的地區之一,也是福建唯一種植白蘆筍縣域。近年來,東山縣多措并舉積極謀劃蘆筍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前樓鎮岱南村是全縣最大的蘆筍生產地,面積達1000畝。今年,前樓鎮在岱南村建設蘆筍產業文化園,文化園以蘆筍觀光產業園、蘆筍館構成,其中蘆筍館文化館于今年年初開工建設,建設面積500平方米,投資120萬元,預計在今年8月全部完工。
東山縣豐富的海泥土資源,給蘆筍提供了充足的天然有機肥源,同時充分利用海洗沙供軟化栽培,保證了東山蘆筍的優良品質。為擦亮蘆筍這個農業特色品牌,前樓鎮指導農戶種植技術,提高蘆筍產量和質量;保持1000畝的種植面積不減少,推動蘆筍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動蘆筍保育基地建設;把鮮蘆筍、蘆筍罐頭及蘆筍茶等系列產品通過電商推廣,提高蘆筍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助農增收。”東山縣前樓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林雪娟說。
上一篇:湖北恩施打造“中國茶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