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68国产精品亚洲,国产精品自产自拍,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

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湖北恩施打造“中國茶谷”

發布時間:2023-05-02 19:29:09  來源:經濟日報

硒茶千里綠,片片訴真情。湖北恩施州是我國重要的茶樹原產地,種茶與制茶歷史悠久。近年來,恩施州委、州政府聚焦品種、品質、品牌,統籌發展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堅持種茶只種生態茶、做茶只做匠心茶、賣茶只賣良心茶,著力打造“中國茶谷”。


  目前,恩施州共有茶園面積180余萬畝,綜合產值超200億元,83萬茶農過上富足生活,成為建設“兩山”實踐創新示范區的樣本。


深入挖掘茶文化


  恩施茶的歷史源遠流長,據《茶經》等史書記載,恩施還是萬里茶道源頭之一。


  2022年底,繼恩施玉露、利川紅、伍家臺貢茶傳統制作技藝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后,“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恩施玉露制作技藝名列其中。


  “我從1959年起,摸索10余年寫成《恩施玉露生產技術》一書,不能讓恩施玉露蒸青工藝失傳。”恩施玉露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楊勝偉說。2018年,恩施職業技術學院恩施玉露制作技藝傳承基地、國際硒茶大師楊勝偉工作室建成,目前已培養1000多名茶葉技能人才。


  制作技藝的傳承是一代代恩施茶人的使命,茶道和茶藝的傳承則是茶文化薪火相傳的見證。


  采茶人塑像、制茶工藝室、茶藝培訓室……作為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鎮“茶文化進校園”試點學校之一,忠路鎮民族小學校內茶元素遍布校園。“學校積極響應全州推進茶文化‘十大工程’建設,從2021年春季學期開設茶文化特色課程。”據該校校長曾杰介紹,2021年,在“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第十一屆茶業職業技能大賽中,該校與湖北恩施學院硒茶學院合作參加團體賽并榮獲金獎。


  為深入挖掘恩施茶文化,講好茶故事,恩施州還編撰一批茶文化書籍,整理創作“六口茶”“硒茶香飄飄”“恩施玉露之歌”等一批茶歌舞節目,著力建設龍馬抹茶小鎮、世界硒茶小鎮等茶葉特色小鎮。


  如今的恩施,品玉露、喝利川紅、唱茶歌、作茶詩、斗茶藝等文化形式精彩紛呈,由土家烤茶演變而來的圍爐煮茶備受游客喜愛。


硒茶俏銷國內外


  恩施州位于武陵山腹地,地處北緯30°“黃金產茶帶”,森林覆蓋率達70.14%,綠水青山賦予恩施茶“底氣”;恩施是“世界硒都”,全州96%土壤含硒、59%土壤富硒,出產茶葉天然富含有機硒,讓茶葉極富“靈氣”。


  如何讓集“底氣”“靈氣”于一身的小小茶葉“人氣”滿滿?這是擺在恩施州委、州政府和83萬茶農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3月15日,恩施州委書記胡超文到恩施市屯堡鄉調研茶葉基地管護和茶產業發展情況時表示,各級部門和企業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推動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提質增效,做強茶葉企業,提升茶葉品質,延伸茶產業鏈,積極開拓市場,打造硒茶產業創新高地、質量高地、開放高地。


  近年來,恩施州將茶產業作為綠色生態產業、特色優勢產業、脫貧主導產業,大力支持恩施硒茶、恩施玉露、利川紅等做大做強。同時,圍繞打造“中國茶谷”目標,堅持“品牌引領、綠色發展”思路,持續推動全州茶產業由規模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有機,是恩施州茶產業的一張亮麗名片。”恩施市花枝山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小英告訴記者,“如今,按照全州統一的種植規范,公司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加工生產和品牌銷售,茶葉提質增收,多方受益。”


  “茶園只準施用有機堆肥、入園茶簍須標明序號、加工有機茶和普通茶機器分開……”利川市忠路鎮打造的“生耕甘露”茶園獲得世界有機農業最高標準——“德米特”認證,負責人謝文英說,該茶園出產的“生耕甘露”等產品成為有機茶界的新寵,俏銷國內外。


  從無人問津到成為國事活動茶敘用茶,恩施硒茶一路走來確屬不易。“好品種是產業的基礎。”州農科院副院長張強見證了一代代科研人員攻堅克難,更新換代茶樹品種、種植模式,提升茶葉品質。


  “我們在恩施圍爐煮茶,歡迎你來品嘗。”各級領導干部帶頭推介或直播“帶貨”,拓展國內大市場。同時,越來越多恩施茶企相繼在“一帶一路”參與國家投資布局,成為中國茶葉進軍國際市場的生力軍。


  截至目前,恩施州干毛茶年總產量13萬噸,建成茶葉全域綠色化示范鄉鎮22個、示范村131個,茶葉加工規上企業96家,茶葉種植收入占茶農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一半。全州茶葉出口量和貨值分別從2018年的3682.7噸、6960.8萬元增至2022年的20723.7噸、32967.9萬元,占了全省一半。


科技賦能強產業


  “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2022年,第三十屆中國茶業科技年會在恩施州舉辦,恩施州委副書記、州長夏錫璠的闡述,引起與會專家強烈共鳴。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恩施茶叫響世界的背后,離不開良種繁育。1988年,兩株早芽茶樹在恩施市芭蕉侗族鄉燈籠壩村茶園被發現,后被命名為“恩T1號”“恩T2號”。幾經繁育、試驗、觀察,“恩T1號”被選育為如今聞名天下的“玉露1號”,成為加工制作“恩施玉露”的專屬品種。該品種于2021年完成國家茶樹新品種登記工作。


  同時,州農科院聯合中國農科院、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從品種選育、繁育推廣、種植、管護等方面進行全產業鏈研發,大幅提升茶葉的抗病、抗蟲、抗高溫、抗凍害等能力,成功選育出“鄂茶10號”“鄂茶14號”“玉露1號”3個省級評審品種。2022年3月初,“玉露1號”獲得農業農村部品種登記并授權,可在全國適宜種植區域推廣。


  近年來,為深化“綠色”標簽,恩施州委、州政府大力實施茶產業全域綠色化戰略,強化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湖北省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著力推進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目前,恩施州茶樹良種化率85%,成為湖北省第一大茶樹良種繁育基地。同時,州農科院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新建茶園“一年交園子”投產目標,確保茶樹成活率達95%,有效縮短了茶園投產年限。


  在全國率先實現茶樹無性系良種工廠化快繁育苗、推廣“內環式”茶園種植模式、制定全州茶葉產品質量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推進加工清潔化……科技賦能,茶葉身價翻倍。2017年至2022年,恩施州茶葉鮮葉均價從10.2元/公斤增長為22元/公斤,增幅115.69%;茶農收入從26.24億元增長為60億元,增幅128.66%。


  科技賦能,富了茶農強了產業。小小茶葉,實現了由“綠”轉“金”的蝶變。


微信圖片_20230502193132.png

作者:董慶森 柳潔責任編輯:許婧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池县| 宣汉县| 定西市| 仁化县| 东城区| 阿拉尔市| 奎屯市| 河西区| 新源县| 东乌珠穆沁旗| 阳原县| 郸城县| 信阳市| 祁阳县| 武宁县| 云阳县| 乌鲁木齐市| 凤翔县| 迭部县| 千阳县| 大理市| 多伦县| 肇东市| 无锡市| 乡城县| 五河县| 石首市| 长沙市| 呼图壁县| 金寨县| 扶余县| 榕江县| 历史| 湖州市| 西林县| 和田县| 孟州市| 分宜县| 高台县| 德令哈市| 富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