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態問題。中國綠化基金成立40年來,致力于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國土綠化事業,建設美麗中國。
普通人如何參與荒漠化治理?中國綠化基金會給出答案:參與“我為三北種棵樹”公益活動。
“我為三北種棵樹”公益活動嚴格按照“三北”工程攻堅戰的時間節點和任務要求,聚焦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片區,以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以防沙治沙為主攻方向,科學推進國土綠化工作。
在河西走廊的風沙線上,今年新栽的胡楊生機勃勃;在黃河“幾字彎”攻堅片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青年突擊隊的旗幟在沙丘間獵獵作響。2024年6月“我為三北種棵樹”公開募捐項目正式在網絡平臺上線以來,這場牽動人心的筑綠行動,僅用一年多時間,引導動員27萬人次參與,共募集社會公益資金800余萬元,將個人選擇與國家生態安全緊密相連。
個人植綠助力國家戰略實施
翻開“三北”工程作戰指揮圖,一道跨越萬里國境的“生態傷痕”觸目驚心。這里,集中分布著全國84%的沙化土地。
1978年,黨中央作出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的重大決策。47年來,“三北”工程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成為全球生態治理的成功典范。
2023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巴彥淖爾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發出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的偉大號召。
布局三大戰役,共繪筑綠藍圖。自然資源部、共青團中央、國家林草局共同發起“我為三北種棵樹”公益活動,旨在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參與“三北”工程建設,促進三北地區生態保護修復。連續兩年,國家林草局印發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將開展“我為三北種棵樹”作為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并由中國綠化基金會具體負責推進。
“我們要響應總書記號召,為三北種一棵樹、植一片綠,胸懷‘國之大者’,投身美麗中國建設,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綠色新篇章。”2025年4月8日,《“我為三北種棵樹”植綠活動倡議書》正式發布,呼吁共青團員、青年朋友盡情揮灑青春汗水,敢為善成、挺膺擔當,共同參與“我為三北種棵樹”公益活動。
一年來,中國綠化基金會積極勸募資金助力“三北”工程建設,充分利用全民義務植樹網,鼓勵各省(區、市)通過“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方式參與“三北”工程建設。目前,三北地區13個省區均已將義務植樹捐資盡責納入“三北”工程建設統籌推進,累計設立捐資盡責項目138個,累計募資3684.54萬元。
2024年度,中國綠化基金會以“綠色公民行動”“幸福家園”“百萬森林計劃”等品牌項目為依托,募集社會公益資金3.55億元,80%以上的資金用于三北地區。
廣泛宣傳動員全民積極參與
“請掃描二維碼,我為三北種棵樹!”今年“3·12”植樹節期間,在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食堂,屏幕循環播放宣傳片、宣傳欄張貼專屬海報。通過發布活動倡議書號召職工通過專屬二維碼掃碼捐資,兩單位共募集資金76.84萬元。
這樣的場景,只是“我為三北種棵樹”宣傳矩陣的冰山一角。線上線下聯動,一場從指尖到沙場的全民綠化行動陸續登場。
主流媒體、行業權威媒體為宣傳活動夯實基礎。《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國家林草局官網等林草行業權威媒體平臺在“我為三北種棵樹”公益活動正式發起后,第一時間刊發報道,保證信息迅速、準確、廣泛傳播。
在線上,中國綠化基金會聯合騰訊公益、新浪微公益、支付寶公益、字節跳動公益等互聯網主要募資平臺,廣泛開展募捐宣傳;基金會形象大使劉勁、體操奧運冠軍陳一冰等多名公眾人物通過微博、微信視頻號錄制視頻、話題互動等形式,為項目宣傳發聲;奧運冠軍張雨霏的植樹動員公益短視頻引發年輕人接力轉發,“手機云種樹”成為流行選擇;在今年6月6日“三北”工程攻堅戰全面打響兩周年之際,中國綠化基金會聯合新浪微公益邀請30余位知名博主發布公益活動相關微博,邀請奧運會冠軍孫楊錄制公益活動宣傳視頻,微博話題“我為三北種棵樹”獲得微博熱搜推薦,同日“我為三北種棵樹”話題閱讀量達396.1萬。
在線下,中國綠化基金會始終注重科普實踐。以“每棵樹 都算數”為主題,“綠帶行動”公益林項目3年成果展成功舉辦,并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展覽數據翔實、案例動人、雄壯的西部風光和巧妙融入其間的科普知識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詳細閱讀。舉辦兩場“自然觀察節”自然教育活動,通過自然課堂、自然游戲、分享互動等多種形式,為城市親子家庭宣傳三北地區、科普荒漠知識。
跨界創意層出不窮。今年4月8日,來自自然資源部、共青團中央、國家林草局三部門(系統)的100余名共青團員、青年在內蒙古參加植樹活動,并發出“三北”植綠倡議;內蒙古自治區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創新采用線上掃碼報名方式簡化流程,號召全區結合實際、創新形式開展義務植樹活動;中國郵政舉辦“郵驛傳情 綠化三北”主題活動,綠色郵車穿行于嘉峪關的公益海報成就“移動的宣傳站”。
從指尖點擊到深耕沙場,“我為三北種棵樹”通過廣泛宣傳引領全民行動,以創新之力打破了時空界限,成為新時代全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典型樣本。
“三北”植綠行動全線鋪開
走進甘肅省酒泉市,今年4月新種下的600畝胡楊、沙棗、梭梭等適生樹種苗木在荒漠中整齊排列、綠意盎然。這是中國中車集團12.3萬多名干部職工積極參與“我為三北種棵樹”公益活動的項目建設現場。通過喬灌混交的生態造林模式,在當地構建起結構穩定、功能完備的森林生態系統。
在“我為三北種棵樹”公益活動中,企業深度參與成為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支撐。截至目前,“我為三北種棵樹”公益活動面向98家國資委管轄的央國企及26家大型金融企業發起合作邀請,已得到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中車、中國郵政、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中國光大銀行等單位的積極支持,另有30多家央國企和頭部平臺等積極響應并謀劃設計參與途徑,共同為三北地區植樹造林注入公益力量。
揮鍬鏟土、培苗澆水。4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在巴彥淖爾市五原縣舉辦“我為三北種棵樹 五四精神耀北疆”省區聯動主題活動。現場,1000余名青年代表合作栽下檸條、檉柳、胡楊等耐旱樹種2萬余株,建成200畝防風固沙“青年林”,現場特別邀請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狀集體”稱號的磴口縣三北治沙青年突擊隊分享動人事跡,以榜樣力量號召青年堅守誓言,為北疆大地增添“青春綠意”。
自2023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團委組織百萬青少年投身“三北”工程建設,累計建設完成阿拉善左旗、四子王旗等青年林2.3萬畝,建設“三北”青年林3萬余畝。
樣板工程的示范效應逐漸顯現。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2024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24年,全國完成營造林6669萬畝、種草改良4836萬畝、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4174.5萬畝,我國森林覆蓋率超25%、森林蓄積量超200億立方米,國土綠化工作取得新成效。
深入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事關我國生態安全、事關強國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
從“我”開始,為“三北”種棵樹。今天種下的樹苗,終將在未來長成抵御風沙的屏障;今天匯聚的細流,終將匯成守護家園的綠色長河。正如《“我為三北種棵樹”植綠活動倡議書》號召的那樣,爭做“三北”工程建設的參與者,爭做美麗中國建設的行動者,爭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者,為筑牢祖國北疆的綠色長城增綠添彩,共同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未來。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