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替目的地”熱潮近日正席卷全球社交媒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盲目追逐熱門旅游勝地,而是將目光投向了那些價格親民、風景獨特、文化豐富的“冷門”小城。更具性價比和松弛感的旅游,正在成為假期游的新選擇。
“平替旅游”是一種高性價比的選擇
“平替”這一概念來源于日常消費品領域,原意指消費者喜歡某些大牌或知名產品,但礙于其高昂定價,最終選擇功能、效果等與其差不多,但價格卻更為低廉的替代性產品。如今這一概念被巧妙地挪用在了旅游領域。
借著熱門旅游城市的名頭,“平替目的地”在國內遍地開花。打開社交媒體,能看到不少地方都在營銷自己是最佳的“平替”選擇。甚至還有人調侃道:全球有22個“冰島”,21個在中國。另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有50個城市擁有“小圣托里尼”“小京都”“小鐮倉”“小瑞士”“小奈良”稱號。
“熱門城市”普遍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成熟的旅游設施和完備的旅游服務。但隨著近年來旅游行業的快速復蘇和發展,“熱門城市”在各大假期出現了“人擠人”“票緊張”“酒店價格上漲”等情況。而年輕人發現的“寶藏城市”,雖然通常不具備“明星”景點,但隨著如今各大城市的快速提質升級,游玩環境、城市品質、交通條件等日趨成熟。隨著“平替旅游”的興起,大量年輕人探索發現了諸多三四線城市的特點和亮點,福建平潭島之于三亞、云南芒市之于泰國,皆因“平替”而火。
誠然,“平替”不是“取代”,平替城市的旅游體驗也參差不齊,但對于追求性價比、新鮮感、體驗感的年輕人來說,已經夠了。
不僅在國內,“平替旅游”的風也刮到了海外。“旅行者們正在避開熱門目的地,轉而選擇更便宜的旅游城市,這些地方提供了與更昂貴的目的地相似的氛圍。”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報道中如是寫道。對于年輕人來說,選擇“平替目的地”不僅意味著更經濟的旅行方式,還代表著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對個性化旅行的追求。
根據美國旅游集團“億客行”的數據,“平替旅游”是2024年最大的旅游趨勢之一。數據同時提供了非常有意思的信息,比如韓國首爾的平替是中國臺北,澳大利亞悉尼的平替是珀斯,泰國曼谷的平替是芭提雅。而在過去一年里,全球范圍內,對“平替目的地”的搜索量顯著上升,中國臺北的搜索量激增276%,芭提雅的搜索量增長249%,珀斯的搜索量增長109%,英國利物浦的搜索量增長97%。
本質上是“錯峰旅游”的新形態
“平替旅游”受到全球年輕人的青睞,美國旅游集團“億客行”認為,這一趨勢背后的驅動力是可比性。該公司在報告中舉例說,首爾作為一個擁有美味美食和搖滾夜生活的科技中心,與中國臺北的科技市場、當地美食和士林夜市等景點相似。此外,中國臺北有多種旅行選擇,比如在象山步道徒步等,這些也受到游客青睞。而澳大利亞珀斯擁有柔軟的沙灘,充滿活力的街頭藝術場景,還有別致的餐飲,且沒有悉尼那么擁擠。
這一趨勢之所以流行,主要有4個原因。首先是成本。在許多情況下,最初的目的地會因為旅游需求旺盛而變得昂貴,而“平替目的地”可能會以更低的成本提供類似的體驗。其次是避免過度擁擠,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再次是可達性,“平替目的地”可能更近,更容易到達,這對一些旅行者來說更方便。最后是新奇,那些“平替目的地”與原旅游目的地的不同魅力會讓游客覺得他們的錢花得很值。
從“像別人”開始,到“做自己”出圈
有業內人士打比方說,選擇“平替旅游”就像買東西不糾結于一定要買奢侈品牌,而選擇有性價比的商品。不過,業內人士也提醒說,“平替目的地”這個說法本身似乎暗含著“平替景點”不如“被平替景點”的意思。其實,所有景點都有自身的特點和魅力,“平替目的地”應當展現自身真實魅力以吸引游客。
歐洲CJ國際市場調研公司在今年4月發布的一份研報中稱,旅游業應當將“平替目的地”作為戰略資源納入整體運營之中,從而加強對特定細分市場客戶的吸引力;“平替景點”的宣傳要加強針對性,善于利用網紅大咖的力量去呈現景點的獨特魅力。
“平替”旅游為旅游目的地打造帶來哪些啟示?
要把握“平替旅游”的契機,讓游客最小成本享受異域風情,推動旅游產業的升級發展,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首先,要通過挖掘和展示獨特的自然景觀、文化遺產和民俗風情,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旅游品牌。其次,要改善交通、住宿、餐飲等條件,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旅游環境。同時,注重培養專業的旅游人才隊伍,為游客提供更加專業、貼心的服務。“平替旅游”為更多三四線及縣域城市帶來了機會。三四線及縣域城市的性價比和特色文化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
“平替旅游”讓更多城市擁有了變身“旅游城市”的機會,但機遇之下也面臨挑戰。“過去,一座城市打造旅游靠硬件,比如新建一座景區,可以通過標準化的開發。”王晨光認為:“而現在,僅僅圍繞景區做文章是不夠的,需要城市對交通體系、服務設施進行整體升級。淄博的持續‘火熱’,靠的就是‘服務’和‘溫度’。旅游城市需要建立一套市民和游客的‘共生’系統,重塑旅游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