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參是人工播種后在深山密林自然生長的人參。據記載,吉林省林下參種植有450多年歷史。近年來,吉林省委、省政府將人參產業作為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積極倡導各類經營主體充分利用宜參林地,采用仿野生栽培模式種植林下參。
林下參作為高品質、高附加值資源,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潛力,但林下參生長周期長、管理費用高,目前品牌知名度不夠,市場定價與其投入產出相比并不高。其高投入和高風險使得大部分參農難以堅持長期種植。市場上仍存在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等問題,且林下參因其特殊的培育方式,目前缺乏完善的溯源標準。溯源工作做好,就能大力提高質量、附加值,有助于整體參業的高質量發展。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通化谷紅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菁提出相關建議。
加大資金投入,協助盡快制定林下參溯源標準。在全國范圍內,重點關注培養試點地區,做精做細,形成標準,以便全國推廣。比如,以吉林通化市做法為標桿,通化市2024年明確了以林下山參為重點,提升好林標準、打造好種“芯片”、完善好法賦能、致力好品牌牽引,推動人參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建議從國家層面給予資金和技術支持,組建業內專家團隊,立項研究制定林下參溯源標準,以優勢產區溯源標準輻射全省溯源標準統一化,打造獨具競爭力的吉林林下參品牌。
進一步規范人參交易市場。一方面,加大技術攻關,開展林下參、園參等吉林人參分級評價標準研究,加速建立更科學、便捷、有效的鑒定規范,并努力打造集林下參繁育、種植、研發、加工、檢驗、倉儲、銷售于一體的區域性產業集群,制定統一溯源標準,保障市場藥材來源可追溯、質量可控,淘汰次劣產品;另一方面,強化人參市場建設,增強人參市場建設管理,支持品牌人參企業在各電商平臺開設人參產品專營店,加快開拓人參海外市場。
創新研發深加工產品,打造林下參超級品牌。孵化更多優質項目,專注產品創新、品牌塑造,深度開發林下參藥用價值、食用價值、保健價值,加快精深產品加工成果轉化,加快人參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上生產線、進入大市場,形成品牌產品。舉辦多方位、多渠道的參文化品牌活動,傳播人參文化,講好人參故事。
上一篇:“兩山”轉化的福建自然資源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