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國內最早由政府推動自然教育的城市,也是國內自然教育的起源地。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深圳自然教育起步早、基礎好、發展快,在全國較早涌現出了一批關注和從事自然教育的機構與社會群體,自然教育工作得到蓬勃發展。
最近,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推出了又一自然教育創新模式,山海連城自然深圳“五進行動”巴士課堂,并在11月18日的第三屆山海連城自然深圳生活節上首次亮相。
巴士課堂以雙層巴士為載體,對車身和車廂進行改裝,將大自然的廣闊奇妙濃縮于有限的可移動空間,隨時隨地到不同場域開設自然教育課堂。一層設置互動展示區,通過自然展覽、趣味游戲、周邊產品派發等多元化互動設計,呈現雙向互動形式,在活動中以別開生面的趣味形式認識自然、貼近自然,呼吁參與者熱愛自然、保護自然。二層設置多媒體課堂,按功能劃分為不同區塊,包括教室、視頻播放區和模型展示區,自然教育導師們可以在這里現場開課,傳授自然科普知識。
巴士課堂是開設在車輪上的自然講堂,它會追尋你的城市足跡,載著不同自然教育內容進商場、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進公園,把流動課堂開到你身邊。巴士課堂為政府公益項目,由深圳巴士集團和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自然學校聯合設計。為助力國際紅樹林中心建設,首期課程以紅樹林濕地科普為主題,在生活節活動后試運行一周,先后開進了卓悅中心、東海實驗小學、皇崗創新實驗學校、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館、荔園教育集團附屬幼兒園、中心公園、荔園小學通心嶺校區、福強小學等進行公開授課和互動,獲得了學校、教師、同學和市民朋友的一致好評。
巴士課堂的成功開辦代表著深圳自然教育又一重要創新模式的正式落地,這個開在車輪上的自然教室將打破一般自然教育模式的限制。首先,可以打破時間的限制。以往的自然活動一般都集中在周末、節假日和寒暑假,巴士課堂可以利用參與者的零散時間,在任意時段隨時開講,孩子們的課間課后、上班族的午休和下班路上都可以走進巴士,感受自然的神奇。其次,可以打破空間的限制。大多數的自然教育機構都開設在位置相對固定或者偏遠的地點,巴士課堂把展館和教室都放在了車輪上,讓自然教室移動起來,它會開到你的學校、開到你家門口的公園、開到你常逛的商場,讓你不再需要長途跋涉,讓每個人都可以抬腿進課堂。最后,可以打破受眾的限制,巴士課堂采用具有公交特性的沉浸式全場景生態科普教學模式,其炫酷外形和便利屬性將吸引更多的人們,自然教育的受眾將不再局限于愿意走出戶外的群體,越來越多進入巴士課堂參與者心中的自然種子將會逐漸萌發。
接下來,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將會在今年試點成功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規模,每年定期開展該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