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68国产精品亚洲,国产精品自产自拍,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

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融媒 > 時評觀點 >

科學開發林業碳匯須應對三大挑戰

發布時間:2023-02-28 19:02:34  來源:中國環境網

我國要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優化調整產業結構、能源、交通運輸、用地結構的同時,亟須發展基于自然的碳減排技術。


2022年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提出“森林是水庫、糧庫、錢庫,現在應該再加上一個碳庫”,4月在海南考察時,總書記再次指出“綠水青山是水庫、糧庫、錢庫、碳庫”。森林碳匯等自然過程,具有成本低、易施行,兼具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顯著特點。建好碳庫,增大森林碳匯是高質量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之一。


重慶林業碳匯發展潛力巨大


森林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庫和最重要、最穩定的碳匯??陀^上,并非所有森林都是碳匯,中幼林等處在生長期的林木具有較強的固碳能力成為碳匯,但成熟林、過熟林在老化、腐朽過程中會逐步變成碳源。因此,要實現“雙碳”目標,一方面需要發展森林碳庫,擴大碳匯規模;另一方面要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增加森林碳匯能力。總之,要科學合理建好用好森林碳庫實現碳匯增長。


我國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積最大的國家,目前,森林覆蓋率已達23.04%,森林面積達到2.2億公頃,人工林面積已達7954.28萬公頃,森林蓄積量為175.6億立方米,森林植被總碳儲量91.86億噸,年均增長1.18億噸。從林分結構來看,我國森林資源的中幼齡面積占60.94%,處于高生長階段,將持續發揮更高的固碳速率和更大的碳匯增長潛力。我國提出,到2025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1%,到203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5%左右,森林碳匯有著巨大潛力。


截至2021年,重慶森林覆蓋率達到54%,森林覆蓋率排名首次進入全國前十。全市森林蓄積量為2.5億立方米,森林植被總碳儲量1.19億噸,森林年碳匯量約0.12億噸。重慶市提出,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7%,森林蓄積量達到2.8億立方米;到2030年森林覆蓋率保持穩定,森林蓄積量達到3.1億立方米,林業碳匯潛力巨大。


林業碳匯開發處于起步階段


碳庫建設與碳匯開發相輔相成。碳庫是碳匯項目開發的資源基礎,碳匯開發為碳庫帶來經濟收益。開發林業碳匯并參與市場交易,產生額外經濟價值,是全球公認的較為經濟的碳吸收手段,也是踐行“兩山論”的典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全國林業碳匯開發起步于2012年,《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經備案核證后的自愿減排量(CCER)可參與碳交易,林業碳匯是CCER方向之一。2014年7月,廣東長隆碳匯造林項目作為全國首個CCER項目獲得備案,整個項目營造碳匯林1.3萬畝,按20年計入期,可產生碳匯34.7萬噸,多年實現交易收入694.6萬元。全國已累計備案林業碳匯CCER項目15個,主要分布在廣東、河北和內蒙古等地。2017年3月,原主管部門國家發展改革委(2018年轉隸到生態環境部)暫停CCER備案,目前尚未重啟。


北京、廣東、福建等地依托地方碳市場建立了地方層面林業碳匯交易機制。福建最具代表性,交易最活躍,2017年出臺《福建省林業碳匯交易試點方案》,選取20個縣(市、區)的碳匯造林、森林經營和竹林經營3類項目開展試點,經核證后的林業碳匯自愿減排量(FFCER)可在福建碳市場進行交易。截至2021年底,FFCER累計交易350.8萬噸、5169萬元,交易額占福建碳市場的6%。浙江、貴州等地探索林業碳匯多元化開發路徑。2022年1月,浙江啟動林業增匯碳匯試點工作。貴州2020年開展“單株碳匯”精準扶貧試點,把貧困戶林地中每棵樹產生的碳匯作為產品,面向社會銷售,截至2021年底,累計銷售額達1200余萬元。


重慶市林業碳匯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2021年10月,上線“碳惠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平臺,將林業碳匯等納入核證自愿減排量(CQCER)開發范疇。截至目前,經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簽發的林業碳匯減排量僅廣陽島島內碳匯造林項目1單,碳匯119噸,全部用于碳中和。在國際和全國碳減排市場,尚無可交易的林業碳匯項目。


林業碳匯開發面臨三大挑戰


重慶市森林資源豐富,森林碳庫碳儲量較大,林業碳匯主要面臨3方面挑戰。


一是制度體系亟待完善,能力建設亟須增強。林業碳匯開發政策法規、組織管理、技術標準和計量監測體系不完備。管理機制不健全,自然資源、林業等行業主管部門難以深入參與碳匯交易政策制定,主管碳市場的生態環境部門又不具備對碳匯資源整合及指導開發的統籌能力。重慶市雖然依托“碳惠通”打通包括林業碳匯在內生態產品的價值變現路徑,但專門針對林業碳匯的制度體系設計仍需進一步完善。相配套的技術手段、服務水平、隊伍建設等基礎保障有待加強。此外,全社會對碳匯的認識不到位,混淆碳儲量和碳匯概念,簡單將森林覆蓋率高等同于碳匯量大。


二是林業碳匯基礎研究薄弱,資源本底不清。重慶市森林、草地、濕地等生態系統碳儲量和碳匯研究理論基礎相對薄弱,對生態系統的碳儲量、碳匯速率、過程機制和服務功能缺乏足夠了解。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系統的估測方法,對生態系統碳匯價值評價的量化研究也需增強。尚未對森林、草地、濕地等生態系統碳匯資源本底進行調查,對全市生態系統的碳儲量以及可供開發的碳匯量有待進一步量化。


三是林業碳匯資源開發難度較大、周期較長。重慶市林業碳匯資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渝東北、渝東南地區等欠發達的區縣,林業碳匯資源管理水平不高,開發和保護的意識不強,缺乏專業隊伍,形成了“藏在深山人不識”的狀況。林業碳匯開發需要項目業主委托專業機構,經驗豐富的專業機構不多,資費價格偏高。林業碳匯類項目開發方法學較少,僅有碳匯造林、竹子造林、森林經營、竹林經營、可持續草地管理等5類可供選用,尚無適用于濕地、城市綠地等碳匯資源開發的方法學。此外,可用的方法學對項目資格條件限制嚴格、監測水平要求高、碳匯核算方式復雜,致使碳匯項目開發難度較大。


推進碳匯開發落地見效


推進重慶林業碳匯落地見效,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統籌抓好森林碳庫建設,健全機制體制。錨定“雙碳”目標,統籌好開發與保護、提效與增匯,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在“雙碳”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把森林碳庫建設納入“雙碳”工作統一部署、統一推進,健全規章制度,理順管理機制。制定全市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方案,把森林碳庫建設作為重點任務,細化措施、明確路徑。對標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梳理并形成一批重點工程,分步實施。做好森林、草地、濕地資源保護,穩步提升森林覆蓋率,統籌推進全市林業碳庫建設??茖W培育林地,宜扶則扶、宜造則造、宜封則封;優化森林“固碳”樹種,提升森林碳庫質量;加強森林管護,降低森林火災發生率,減少無謂碳排放。


二是深化林業碳匯機制研究,開展資源普查。推動森林碳匯、碳源轉化的影響因素、作用機理、過程機制及固碳效應研究,形成固碳潛力測算方法。探索開展森林、草地、濕地巖溶等生態系統碳儲備量本底調查、碳匯能力評估和潛力分析、生態保護修復碳匯成效監測評估,推進生態系統資源監測,構建生態系統碳匯資源數據庫。準確掌握全市生態系統碳庫儲量、分布特征、影響因素、演化趨勢等。


三是加快推動林業碳匯開發,實現資源變現。借鑒福建等省市先進做法,建好用活“碳惠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平臺,提高影響力和知名度,為林業碳匯增值變現提供平臺。推動組織開發符合重慶實際的方法學,制定好林業碳匯開發“準繩”。加強政策宣傳,科學詮釋林業碳匯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推動一批林業生態資產化示范項目,形成帶動效應。做好林業碳匯相關市場建設,建立健全以碳履約、碳中和、碳普惠為導向的林業碳匯消納市場,探索建立林業碳匯國際交易合作路徑。組織金融機構開發碳匯金融產品,開展林業碳匯質押信貸、融資租賃、碳遠期等業務,增強林業碳匯金融屬性。


345.jpg


作者:張敏責任編輯:蔡晨霞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浦区| 修武县| 黄冈市| 新化县| 永和县| 博爱县| 甘孜| 益阳市| 福安市| 莆田市| 兴城市| 高阳县| 渭源县| 黎平县| 东至县| 建昌县| 凤庆县| 叙永县| 长治县| 凤山县| 临城县| 义马市| 绥阳县| 梅河口市| 彭州市| 新绛县| 肥西县| 花莲市| 平遥县| 鱼台县| 大荔县| 山阳县| 壶关县| 伊宁市| 高台县| 府谷县| 南宁市| 邵东县| 珲春市| 密云县| 洛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