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68国产精品亚洲,国产精品自产自拍,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

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碳匯交易 > 碳匯動態 >

推動草原碳匯交易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發布時間:2024-02-29 16:22:32  來源:青海日報

全球變暖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作為發展中大國,中國政府主動提出一系列的碳減排政策。要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同時展開,一是通過多種途徑減少碳排放,比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展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二是利用生態碳匯對沖碳排放,即發揮森林、草原、濕地和海洋等生態系統的固碳作用。由于林草碳匯具有比其它減排方式更高效和更經濟的特點,已成為很多國家普遍確立的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


作為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性文件《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說明了林業碳匯對減緩全球氣候變暖有積極作用。從2010年開始,中國就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以支持林業碳匯試點工作。在我國林業碳匯交易運行成效顯著的同時,草原碳匯開始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草原生態系統固碳形式多樣,固碳穩定,是經濟而有效的生態型儲碳庫。近年來,多個部委將草原等自然資源作為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重要途徑,2012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年度報告就提出要增加草原碳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在2018年也提出要充分認識草原碳匯功能,制定草原碳匯發展規劃。2019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促進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應實施林草碳匯市場化建設工程。2021年8月發布的《“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綱要》強調在“十四五”期間將推進林草碳匯交易行動,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在中央政策明確支持草原碳匯交易的背景下,各省份相關主體均對此積極響應。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積極組織印發了《青海省林草碳匯行動方案》,成功申報了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為國家林業碳匯試點市(縣),試點項目于2021年12月完成碳匯量的簽發,首個監測期簽發碳匯量約260萬噸,總成交額超3000萬元,雖然交易金額不大,但實現了青海省草原碳匯交易零的突破,對推動全省生態碳匯建設與交易工作有重要意義。


青海省地處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是北半球氣候敏感區、全球生態系統調節穩定器和高寒生物自然物種資源庫,固碳潛力巨大。依據青海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青海省草原面積占全省面積的比例為57.67%,占全國草原面積的14.92%,是青海省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根據全國林草碳匯第三次計量分析,青海省2020年林草碳匯量約占2020年全省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65%,是碳吸收量最為接近排放量的省區。草原作為青海省發揮固碳生態調節服務功能的主要生態系統,具有極大的固碳潛力和碳匯價值,在未來的碳交易市場中有較大的交易空間。


青海省草原資源稟賦優越,產業發展相對落后,但在國家提倡綠色發展、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青海省依據“三個最大”省情定位,改換賽道把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產業充分融入到了經濟發展的規劃中,從單純依靠傳統礦產資源開發和售賣的思路,轉變為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積極發展著新能源,“生態立省”的效益逐漸顯現,青山綠水逐年增量。草原碳匯交易雖不能直接減少碳排放,但通過碳總量控制的市場機制可以促進減排規模化、技術化和專業化,最終實現青海省產業的結構升級和綠色低碳轉型,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變。


按照目前碳市場價格,草原碳匯交易每公頃可獲益150元,是生態補償標準的1.5倍,并且隨著碳價的提高,草原碳匯交易的經濟效益將進一步增加。但目前其價值實現高度依賴于財政補貼,缺乏有效的市場交易途徑。目前我國碳匯成交量比重不足0.5%,其中超過70%的碳匯項目是森林碳匯,草原碳匯交易尚處于探索階段。截至目前,如何實現草原碳匯交易還有待進一步探索,主要是因為存在地方性政策法規不健全、草原碳匯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評價標準和體系、缺乏草原碳匯交易人才、牧民參與碳匯項目的意愿低等問題。


因此青海省開展林草碳匯交易還需進一步紓困解難,亟需在放牧、畜牧產品供給和生態系統服務之間尋求平衡。為此,需要完善地方性法規,加強草原碳匯交易的支持體系,進一步確定草原碳匯計量,并以碳排放權交易推進草原碳匯交易,尤其在現有自愿減排市場發展規模不夠的情況下,通過碳匯試點市(縣),為開展草原碳匯交易做準備。


(一)完善草原碳匯交易相關政策。依據國務院公布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進一步完善青海省草原碳匯交易的相關政策,厘清草原碳匯交易各方的權利與義務。同時,出臺草原碳匯交易的指導意見,制定和完善有關草原碳匯開發的技術標準,設立政府綠色引導基金,對牧民發放相應的補償,當牧民看到通過草原碳匯交易可換取財富時,就會更積極地投入到草原保護和建設中。并依托青海生態地位的重要性,結合《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將草原生態保護與草原碳匯交易相統一,進一步完善青海省生態保護政策。


(二)加強草原碳匯交易的要素支持。一是保護草地生態系統。青海位于青藏高原,草原生態系統較為脆弱,要繼續加強草原生態保護。推進重大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積極推進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持續實施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濕地保護與恢復等生態修復工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增加退化草原的固碳量,培育優質高效的草原生態系統,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并加強草原資源保護管理,通過提升草原質量和面積來增加草原碳匯能力。二是增強草原碳匯交易的技術支持。明確青海草原碳儲量的計量標準和調查方法,建立健全草原地上和地下的監測體系,逐步建立起草原碳匯信息庫和草原碳匯監測網絡體系,建設草原碳匯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將現有草原碳匯資源按照固碳潛力進行分級核算及市場價值評估,統計和優化碳匯項目開發時序和優先級別,將有效的碳匯額度進行市場交易,指導碳匯項目開發工作。三是加強草原碳匯交易的人才支持。建議青海高等院校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戰略,增設草原碳匯相關本科專業,以滿足草原碳匯發展對高級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時,積極開展草原碳匯計量、碳排放權交易等方面的課題研究,加強草原碳匯專業領域人才的培養。對草原碳匯項目工作人員進行系統性培訓,邀請國內草原碳匯研究領域相關專家為我省草原碳匯工作人員教授碳匯項目開發流程、交易方法方式等方面知識,為發展草原碳匯經濟奠定人才能力基礎。


(三)以碳排放權交易推進草原碳匯交易市場建設。碳匯交易是碳交易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我國碳交易市場屬于積極探索階段,交易品種單一,碳產品多為自愿減排量、碳排放配額等現貨。應積極推動將草原碳匯項目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中,根據聯合國氣候大會對于CDM項目要求的制定,在碳排放交易的相關條例中增加草原碳匯的交易途徑,制定統一的碳匯交易標準。


(四)持續推進草原碳匯試點建設。青海省草原碳儲量分布不均,碳儲量高的地區大多是限制性開發區或禁止開發區,已經具有了最嚴格的生態保護,發展草原碳匯優勢明顯,可以進一步加快建立草原碳匯的先行地、示范地。通過頂層設計,制定試點方案,配套地方支撐政策,深化三江源草地碳匯研究,成立草原碳匯研究機構,建立交易平臺,在草原碳匯核算方法、碳匯項目運行機制、碳匯市場交易機制、政府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提供一些可復制的試點經驗和有意義的示范。


29-6.jpg


作者:楊春月責任編輯:許婧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瑞安市| 南汇区| 青海省| 南康市| 赣州市| 舒兰市| 永丰县| 武夷山市| 郴州市| 无锡市| 泾川县| 淮滨县| 高尔夫| 唐河县| 临江市| 江油市| 通化县| 高青县| 罗平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个旧市| 阿合奇县| 凤山县| 乐亭县| 衢州市| 镇巴县| 拜城县| 洞头县| 额尔古纳市| 保康县| 舞阳县| 抚州市| 罗田县| 平江县| 晋城| 城步| 永德县| 西乌珠穆沁旗| 石首市|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