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推進碳匯林業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019年5月25日,在烏爾旗漢林業局碳匯管理辦公室,吳海波主任介紹起碳匯事業,言語中充滿信心。
在全國各大國有林區中,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較早地開展了林業碳匯試點和相關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2014年開始進行林業碳匯項目開發,分別在綽爾、烏爾旗汗、根河、克一河、滿歸、金河6個林業局試點開發碳匯項目。截止目前,林區開發了7個林業碳匯項目,試點面積共計11萬公頃,年減排量89萬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其中,碳匯造林項目3個、森林經營項目2個、國際核證減排標準(VCS)項目2個。根河碳匯造林項目和綽爾VCS項目完成備案,其他5個項目正在備案公示。
碳匯辦工作人員在碳匯樣地監測。
今年4月3日,《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碳匯基地建設規劃》專家評審會議在北京召開,規劃通過了專家評審。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指出,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林業碳匯是增強森林碳匯功能、減緩氣候變暖的重要載體和支撐。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碳匯基地建設將進一步提高重點國有林區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固碳能力,鞏固和提高林區在碳匯項目開發、管理、交易等方面的能力建設與水平,充分發揮碳匯基地在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功能和作用,提升重點國有林區生態保護建設和綠色發展能力,促進林區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
北京碳匯專家在烏爾旗汗林業局碳匯辦參觀。
為了推動碳匯事業健康發展,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積極開展了人才培養和對外交流工作。
通過內外部專業培訓,共培訓林區碳匯專業人員300多人次,取得國家碳資產管理師、碳資產交易師等崗位認證90余人,為林區碳匯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依托國家林草局、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等平臺,選派人員分別參加了聯合國巴黎和摩洛哥氣候大會,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綠色碳匯節”“碳匯中國”生態攝影比賽和作品展示、“綠化祖國、低碳行動”義務造林等活動,展示了近年來林區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成就,展現了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重要貢獻,傳播了林業碳匯和低碳生活理念。2018年5月22日,“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活動在根河林業局烏力庫瑪林場舉行,此次營造的100畝混交林由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重慶金玲羊公司、根河林業局共同捐資,受到國內重要媒體關注報道。
林區碳匯項目驗收評審會。
林區的林業碳匯研究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在自治區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資金的大力支持下,投資380萬元,與國家林科院等研究機構合作開展了《天然次生林培育與恢復碳匯項目方法學開發》《林區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設試點示范》《森林經營類碳匯項目試點研究》,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調查規劃院取得國家級林業碳匯計量監測資質,為下一步林區開展碳匯基地建設奠定了專業技術基礎。
在碳匯交易方面,林區與多家國內、國際企業進行了接觸、洽談。其中,綽爾VCS項目成功通過“全國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平臺”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掛牌,2017年12月、2018年1月對該項目的小部分碳匯權益進行了2次簽約交易,交易總額達到120萬元,被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內蒙古日報等國內重要媒體廣泛報道,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截止目前,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開發了7個林業碳匯項目,試點面積共計11萬公頃,年減排量89萬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其中,碳匯造林項目3個、森林經營項目2個、國際核證減排標準(VCS)項目2個。
上一篇:亞馬遜森林是重要的碳匯
下一篇:野火頻發使北方傳統碳匯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