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森林固碳是減緩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之一。
入春以來,淮安漣水各地抓住當前氣溫回升、雨水增多的大好時機,奮力掀起春季造林綠化熱潮,為增加“碳匯”添磚加瓦。
今年,漣水縣規劃成片造林1.7萬畝,更新造林0.3萬畝,新建省級綠美村莊8個,公共休閑綠地8處,新建農田林網控制面積1萬畝,更新完善農田林網控制面積9萬畝,完成四旁植樹100萬株,完成森林撫育0.6萬畝。
為確保春季造林綠化任務的圓滿完成,漣水縣圍繞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總要求,以全民義務“植樹周”等系列活動為載體,因地制宜實施五大工程。
水系林帶工程。對縣內所有河道、干(含支、斗、農、毛)渠兩側進行增綠補綠,重點圍繞南六塘河等13條重點河渠堆堤開展植樹造林,美化堆堤,凈化水域生態環境。
綠色通道工程。結合鄉游綠道及農房精品路線景觀建設,高起點謀劃淮高路等7條主干道兩側綠化布局,組織人員見縫插綠,持續增加森林資源總量,著力提升林木覆蓋水平。
綠美村莊工程。以省級綠美村莊建設為引領,對近年來農村因大量砍伐楊樹留下的裸露村莊開展綠化造林,高標準完成農村家前屋后和村旁、河旁、路旁、田旁“四旁”補植復綠,著力打造“一村一品”,為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城市園林工程。加快公園綠地建設,推進城市各類廣場、單位、小區、街道、地面停車場、重要水源地等重點區域綠化工作。
集鎮綠化工程。引導各鎮街堅持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相銜接,以生態效益佳、綠化形態好的珍貴用材樹種為重點,高規格規劃落實集鎮街道、農民集中居住點、休閑廣場、學校、衛生院、村委會等重點場所綠化建設,著力改善集鎮面貌,為美麗鄉村建設打造更多的“森林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