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不只是條路,可以上下千百公里地跑;
它還是個指南針,指示出世界的方向。
它是你認識世界的排頭兵,
它代表你、代替你去到一個更廣大的世界上。
它甚至就意味著你的一輩子?!?/p>
這是2019年獲得茅盾文學獎徐則臣先生《北上》的卷面語。小說闊大開展、氣韻沉雄,以歷史與當下兩條線索,講述了發生在京杭大運河之上幾個家族之間的百年“秘史”。其中更是寫出一百年來大運河的精神圖譜和一個民族的舊邦新命。在這個意義上,大運河是中國的一面鏡子。作為中國地理南北貫通的大動脈,大運河千百年來營養著一個古老的國度,培育了一代代獨特的中國人,早已成為纏繞在巨龍身上的鱗紋。
《北上》一書緊扣歷史,“小波羅”一直追尋的那條運河不僅僅是一條關于歷史的河流,還是一條詩歌的河流,一條文學的河流,更是一段關于中華民族百年歷史的河流,書中所述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流經天津、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和浙江,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7千米。它的開鑿與演變是一個漫長的故事,網友小達賦詩為“古君皆用天上水,為得引渡千里金。縱有吳王劈先河,也看大元建七龍。書生百嘆隋帝往,不知今日大運來。斗轉星移日月昏,唯河笑看華夏史。”京杭大運河的萌芽時期是春秋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先開鑿邗溝,以通江淮。至戰國又先后開鑿了大溝和鴻溝,后而把江、淮、河、濟四水溝通起來。到第二個時期運河主要指隋代的運河。先以東都洛陽為中心,開鑿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三年后又開鑿永濟渠,北通涿郡。連同公元584年開鑿的廣通渠,形成多枝形運河系統。到隋煬帝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和南糧北運,控制南方經濟中心會稽(紹興),又開鑿京淮段至長江以南的運河,全長2400千米。其中揚州、淮安更是運河的名邑,隋煬帝時在城內開鑿運河,從此揚州、淮安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之一,藉漕運之利,發展迅速。眾人皆笑“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但卻確實是“盡到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因為地理位置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后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筑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共分為七段:北京到通州區稱通惠河,自昌平縣白浮村神山泉經甕山泊(今昆明湖)至積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門(今崇文門)外向東,在今天的朝陽區楊閘村向東南折,至通州高麗莊(今張家灣村)入潞河(今北運河故道),長82公里;通州區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天津到臨清稱南運河,長400公里;臨清到臺兒莊稱魯運河,長約500公里;臺兒莊到淮安稱中運河,長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稱里運河,長約180公里;鎮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漫長的修建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運河全線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大都,成為書中京杭運河的前身。書中的小波羅是意大利人,他來中國是為了弟弟和古老的運河,他和他雇傭的人在江蘇山東的幾個重要碼頭靠岸,考察了當地民風,在不斷了解運河的同時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但是好景不長,古老的民族陷入戰爭,小波羅在義和團八國聯軍和清朝政府的兵戈交戰大環境中,一時受到清廷官員庇護,一時受到河匪路霸威脅,一時遭到流散義和團團眾追殺,最終遺憾去世。好在他的弟弟從聯軍隊伍中受傷逃離,愛上了一個中國天津的姑娘,并克服困難娶了她,從此隱姓埋名生活在中國鄉村,直到日本侵略。這本書流淌著的是運河,也是中華民族的血淚史,至于為何會為小波羅弟弟配上一段與天津姑娘的愛情,筆者猜測可能是因為在漕運發達時期,從天津到通州的北運河上每年要承載2萬艘運糧的漕船,官兵12萬人次,連同商船共3萬艘。水道的開通使小小的直沽寨成了遠近聞名的“天津衛”。前面是這條運河的苦中華民族苦,后面是苦后有回甘,大河的氣派,民主的興旺終會成為主旋律。故事的結尾弟弟的后人以及受雇于哥哥的幾位的后人相遇,但他們的命運離不開運河,他們寧愿一起守護著這個民族與這條河流的秘密。
讀完《北上》后看到作者在紅色書皮上醒目的留下了“一條河流起來,一段歷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這句話時,想起在茅盾文學獎公布之前,雜志社采訪了北京交通大學的歐國立老師,歐老師把交通融入政治、經濟、地理、文化、世道及人心之中,與記者侃侃而談,巧的是歐老師也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經濟帝國與一條河流的秘密 。
“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
四百年前,他是荷蘭人的一道墻;
兩百年前,他是梧桐樹下的金融種子;
一百年前,他塑造了美國的崛起;
今天,他是一張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網,
這張網強大又脆弱,光明又黑暗,
這張網既能讓經濟加速,又能讓經濟窒息。
他就是——華爾街?!?/p>
伊利運河是紐約州建造,它使紐約成為經濟和金融中心。一條運河改變了紐約的命運,也創造了一個國家的歷史。美國用100年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大國 ,用200年發展成為世界政治大國,如果沒有現代金融,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伊利湖畔的水牛城是美國的一座歷史名城,至今已有150年的歷史,美國早期的一段歷史就保留在這里。200年前,美國東部最北端的居民就是從這里啟程從上船穿過沿岸的村莊、城市,十天之后就可以到達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F在的紐約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市區人口超過850萬,其中三分之一是外來移民,有170種語言可以在這里使用,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理想的人們匯聚到這里,紐約的城市歷史只有300年,但這300年卻讓紐約擁有了諸多耀眼的光環,紐約擁有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所,紐約控制了全世界40%的金融資產,在這300年的歷史中,紐約空間發生了什么?哪些重要的時刻改變了紐約的命運?
19世紀的美國國土面積只有現在的二分之一, 阿巴拉契亞山脈將當時的美國分成東西兩個部分,東部是以紐約為代表的美國商業重鎮,而西部是美國的傳統農業地域。美國西部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是美國重要的糧倉,也是東部貿易的物資來源。而對于19世紀的美國人來說,連年的豐收并不能讓西部的農場主更加富有,而東部的商人也只能望洋興嘆,因為在當時要將西部的物品運輸到東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從中西部到東部,要經過密西西比河、懷俄明州、佛羅里達州,然后才能到東海岸甚至歐洲。 當時從西部運輸--噸面粉到東部需要20多天的時間,面粉的成本是每噸40美元,而運輸費用卻要120美元,即便就是這樣一條昂貴的運輸線,其中的一段還要經過英國殖民地。美國第--任總統華盛頓面對東西部的運輸也是一籌莫展,他說“西部居民的忠誠度懸于一線,因為他們的經濟利益更多地依賴于殖民地的西部而不是合眾國誕生地的美國東部,無論從國家利益還是民眾個人利益,東西部的運輸都是一一個難題”直到1817年, 這一問題的解決才出現轉機。1817年,紐約州迎來了一位新州長一德威克林頓。克林頓州長有一個理想,就是打通美國東西運輸通道,紐約溯北而上有美國的五大湖泊,有著豐富的水力資源,如果能修建一條人工運河將五大湖泊連接起來,再利用紐約天然良港的優勢就可以打通一條貫穿美國東西部并與世界相聯的水上通道。那是一條很長的運河,大概360、370英里長,運河從奧爾良班尼起,通過哈德遜河連接到紐約,一直到水牛城的伊利湖,最終將紐約與五大湖連接起來,所以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密歇根州以及伊利諾伊州生產的貨物可以通過五大湖系統,通過伊利運河到達奧爾班尼,最后經哈德遜河運輸到紐約,這使紐約成為美國最棒的港口??肆诸D帶著他的偉大構想去華盛頓特區找聯邦政府,希望能得到財政上的支持。當時的聯邦政府一年的收支只有2000多萬美元,而克林頓州長報出的伊利運河預算是700萬美元,這相當于國家要拿出一年財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幫助一個州來修建一條水路通道。聯邦政府很明確地告訴克林頓,在修建伊利運河的資金上聯邦政府不能提供一分錢的幫助。被聯邦政府拒絕了的克林頓回到了紐約,來到了華爾街,這里是他最后的希望。這一年,在華爾街40號的--間月租200美元的房間里,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就是現在的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立。他們還起草了第一份正式章程,《證券證券交易委員會憲章》,這份1000字的章程制訂了詳細的規章制度和相關程序,規定入會費每個會員25美元。當華爾街得知紐約州急需一大筆資開始興奮起來,按照當時的常規,傭金費率在1%左右,華爾街在這個項目中可以獲得7萬美元。經紀人極力撮合這筆大買賣, 向克林頓州長表示華爾街有足夠的能力承銷伊利運河債券,這是政府的第一個工程項目,也是華爾街的第一個工程債券,雙方都很謹慎,決定債券分期發行,工程分段進行。伊利運河水落差最大的地方達到10多米,閘口是工程難度最大的地段,也是最耗費資金的工程段。1817年7月4日, 伊利運河開工。100多年前,這里每天都聚集了大量的勞工,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勞工是剛剛從愛爾蘭來到美國,工地就是他們美國之行的第一站,勞作一天他們可以賺到50美分。兩年之后,最初的一段運河就修通了,每- 道閘口就是一個收費站,當年閘口的收益達到25萬美元,而當時投入的資金不到100萬美元。到了伊利運河基本建成的時候,華爾街購進了大量的伊利運河債券,因為他們已經能預見到這個項目將會成功。好的經濟回報很快刺激了華爾街承銷商的熱情,伊利運河債券開始受到市場的追捧,而資金的充裕又加快了運河的建設,原計劃十年完成的伊利運河工程,整整提前了兩年,在1825年完工。1825年10月26日,德威克林頓州長和夫人,坐著一和艘由4匹馬拉動 的裝飾豪華的大駁船從水牛城出發了,大船以每小時不低于5英里的航速航行,9天后,他們抵達紐約哈德遜河,克林頓親自將伊利湖帶來的兩桶水傾注到大西洋。運河的開通,打破了伊利湖的平靜,運河兩岸的城市一天天繁 華起來,同樣一噸面粉現在從西部運輸到東部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一,運輸費減少了四分之三,當時的報紙這樣寫道:只要肉眼能看到,不管從哪個方向,你都能看到長排的小船,入夜,閃爍著的照明燈好似一群群飛舞著的螢火蟲。伊利運河沿途的繁體沿著河道全部匯聚到了紐約港,紐約開始成為不夜城。伊利運河開鑿的同一年,紐約的一家名為黑球的公司成立,他們開辟了從紐約到英國利物浦的定期郵輪,這條航線被稱為黑球航線。紐約成為了運輸中心,黑球航線又將紐約送到了世界更遠的地方。伊利運河的開鑿就注定紐約要不同于別的城市,一躍成為美國的金融中心,給了紐約與其它城市競爭的絕對優勢。伊利運河的巨大成功,刺激美國各州紛紛發行債券修建運河,到1840年,美國總共投資了大約1.25億美元修建了長約5000公里的運河,而在華爾街運河概念受到追捧,一些還沒有圖紙,甚至沒有河流的地方都開始發行運河債券,逐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泡沫。從此這條河流成為了這個歷史并不悠久的國家興旺秘密。
一條河流無法沖刷的歷史變成了他們之間的秘密,或許關于文化,或許關于經濟,或許關于未來。文章至此,筆者想起《北上》中小波羅在小說一開始說過的一句話“大地在擴展,世界在生長”
下一篇:各級公園世界大會
一條河流無法沖刷的歷史變成了他們之間的秘密,或許關于文化,或許關于經濟,或許關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