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縣林業局專家精心指導,今年棗油桃豐收,進入豐產期的每畝收入5000多元,產品供不應求,還帶動周邊80多戶群眾致富。”河南省淅川縣金河鎮袁家村棗油桃基地負責人吳定順說。
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區。近年來,淅川縣通過“林長+林業科技”模式,以科技推進林業產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推行“林長+科技特派員”模式。淅川縣聘請鄭州果樹研究所、河南農業大學、南陽市林業科學研究院等省市科技特派員20多人作為技術顧問,開展常態化技術咨詢與培訓,傳授果樹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技術。開通覆蓋縣、鄉、村、組的4級林果服務網絡和便民服務熱線,創建林業服務信息平臺,將軟籽石榴、桃、大櫻桃主要林果的日常管理制作二維碼,并印制6000多份林果宣傳畫分發所有村、組和林果基地。農戶掃碼即可獲取專業技術指導,有效解決農技服務“最后一公里”。
開展訂單式培訓。淅川縣工作人員深入走訪林戶,了解林農所需,針對不同鄉鎮的產業特點和林農需求,確定培訓內容,派遣不同的林果專家舉辦有針對性的技術培訓班,極大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引進林果新品種。淅川縣出臺林果達標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縣財政兌現林業生態產業資金9000多萬元,重點扶持軟籽石榴、杏李等特色林果項目,先后引進鄭州果樹研究所石榴“天使紅”、華中農大“果凍橙”,貴州“蜂糖李”等新品種6個,發展面積1.5萬畝,年增加效益3000多萬元。對品種老化、效益差的經濟林通過嫁接改良4000余畝。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淅川縣整合使用“淅有山川”品牌,構建縣、鄉、村三級銷售服務體系。線上與京東等電商平臺合作,線下對接各地客商,提升產地品牌價值。淅川縣林業局局長梁虎兵說:“今年林果成熟季,全縣擴大產銷對接,先后吸引了陜西、貴州、湖北等地客商提前到基地,采取進園直播、保底銷售、分級包裝的訂單式預訂服務,實現線下銷售林果5.2萬噸,銷售額超4億元,年產值同比增加3000余萬元。”
據統計,去冬以來,淅川縣共舉辦林果培訓班60多場次,發放技術資料3000多份,累計培訓農民技術員3000多人。目前,全縣已發展軟籽石榴、杏李、核桃等林果23萬畝,打造了精品化示范園14個和標準化果園8.2萬畝。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