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68国产精品亚洲,国产精品自产自拍,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

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融媒 > 產業新聞 >

機收減損工藝改造、產業鏈延伸 我國糧食全鏈條減損取得積極進展

發布時間:2022-12-02 08:51:58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眼下,我國秋糧收獲接近尾聲,除南方部分中晚稻和晚秋作物外,其他收獲已經結束。


  今年,全年三季糧食夏糧、早稻、秋糧面積均實現增加。夏糧、早稻單產提高,多個秋糧主產區玉米、大豆單產提高明顯。從各地實打實收和多方面反映來看,全年糧食將再奪好收成。


  節糧減損 確保糧食安全


  盡管今年糧食再獲豐收,但隨著淡水、耕地等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加劇,糧食增面積、提產量的難度越來越大。因此,我國把糧食減損作為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持續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全鏈條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全球糧食損失現狀如何?我國在節糧減損方面又取得了哪些積極進展?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每年全球糧食從生產到零售全環節損失約占世界糧食產量的13.9%。這個損失降低1個百分點,就相當于增產2700多萬噸糧食,夠7000萬人吃1年。


  在我國,糧食全鏈條損失率達8%。其中,生產和收獲環節約占整體糧食損失和浪費的27%,儲存和運輸環節約占33%,加工和包裝環節約占9%,消費環節約占31%。


  節糧減損就是增產保供。近年來,我國重點在機收減損、改善設施裝備條件等方面發力,推進節糧減損。今年,節糧減損成為糧食全鏈條的一大亮點。


  我國糧食機收減損取得積極進展


  機收減損是節糧減損的重要舉措,今年的效果如何?


  江西是我國雙季稻生產大省,記者來到這里時,晚稻收獲正在掃尾。在地處鄱陽湖平原的余干縣楓港鄉,記者看到,農機手駕駛收割機抵達稻田后,并未立即下田收割,而是拿著卷尺對水稻進行測量。


  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源糧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農機手余風華:不同的田塊,稻穗的長短不一,我們會對水稻的高度進行測量,從而控制收割機的割臺位置,基本上每一粒谷子都能夠順利進入機器糧倉。


  確定了田塊水稻收割高度后,4名農機手拉開架勢,全力搶收。


 為提高糧食產量,趕在秋收前,江西省市縣三級就對6800多名農機手進行了水稻機收減損技能培訓。


  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余文兵:我們通過機收培訓,標準化作業,實現減損增效,損失率大約為2.66%。


  從去年開始,農業農村部持續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著重從機收減損上挖潛,通過科技攻關、機收培訓等,指導各地有效實現機收減損。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王鳳忠:一方面在我們的適用農機上做了很多的科技攻關,也讓很多車輛或者收獲機械更加適宜采收的環節。一方面就是一個適時采收。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去年,三大主糧機收損失率平均降低1個百分點,挽回100億斤損失。今年,夏糧、早稻、秋糧機收損失率也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烘干技術裝備助力節糧減損


  在我國糧食儲備環節,小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儲糧比例約占全年糧食總產量的40%到50%,由于儲備不當產后損失高達8%。今年,農業農村部將糧食烘干等技術,作為產后減損的關鍵技術在主產區推廣。


  在我國三大主糧中,由小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儲存的小麥約5%,水稻近50%,玉米高達70%左右,也是產后損耗最多的品種。


  山東平原是玉米生產大縣,眼下,當地玉米收獲已經結束,正陸續入庫。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這里不少農戶省掉晾曬環節,玉米脫粒后直接送入糧食烘干塔。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土地魯望為農服務中心 張研生:烘干以后的玉米,水分可以控制到14%以內,直接可以入庫倉儲。


  玉米剛剛收獲時含水量一般都超過了35%,要達到入庫標準,傳統的自然晾曬風干至少需要5個晴天。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農民崔元勇:像我種植了1000多畝地,每到收獲的時候,最頭疼的就是找晾曬場。拿玉米來說,得需要七八個足球場大的晾曬場,而且晾曬的時候,鳥也來吃,最頭疼的是碰上下雨陰天,避免不了會造成一些損失。


  根據中國農科院測算,農民晾曬玉米時損耗為2%到3%,由于霉變、鼠害等儲存不當損失近12%。


  為推進節糧減損,今年,山東平原在鄉鎮建成一批集烘干、倉儲等服務于一體的為農服務中心,其中,糧食烘干基地23處,烘干機械化能力達到62.1%。同時,與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合作,研發運用糧食儲藏霉變在線智能監測預警系統和精準防控技術,將玉米產后損失降低到1%以內。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王鳳忠:通過綠色低碳的這種加工方式,使我們的這些不管是玉米還是小麥能夠得以及時干燥,使我們整個糧食的損耗應該得以降低。


  近年來,中央財政加大對糧食烘干機具的購置補貼力度,農業農村部也大力推廣烘干、霉變防控等實用技術。今年,糧食在烘干儲存環節的損耗進一步降低。


  助力節糧減損:適度加工 延伸產業鏈


  一些糧食加工企業也通過研發引入新技術,延伸精深加工產業鏈條等,減少糧食在加工環節的損失。


  江西糧食產業以秈稻為主,記者了解到,100斤秈稻去殼后,有80斤左右的糙米,而由于市場上對精度和白度的需求越來越高,使用傳統工藝,糙米加工成白米后重量和營養都損失不小。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樣品,是大米加工企業根據半斤稻谷經過生產加工形成的大米加工副產品以及成品大米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半斤稻谷經過20多道工序加工以后最終形成了成品大米,它的重量只有稻谷的一半左右。


  近年來,國家提倡全谷物食物消費,與此同時,通過技術創新,推廣柔性碾磨等技術,來減少加工環節的損耗。


 在萬安這家糧食加工企業,稻谷去殼、碾米、拋光等工序,已經全部實現智能化,并使用柔性碾磨技術,大大減少了加工損失。


  江西一江秋糧油有限公司大米加工廠廠長 尹水彬:采用了輕碾冷拋的工藝,每百斤稻米的出米率提高了4%。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王鳳忠:原來經常多遍碾磨,現在碾磨層數低了,也就是它把一些營養物質更加多地保留在我們的大米之中,使它的得米率得以提升。


  不僅加工技術在創新突破,產業鏈也向米粉、米醋等精深加工延伸,碎米等副產品也被充分利用起來。安義這家企業,通過采取大米不拋光、少拋光處理、用碎米生產米粉等措施,糧食加工損失率從8%降到2.5%。


  江西省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江:我們通過兩次技改,增加了相關的設施,將傳統的大米加工的得米率,提高了將近兩個百分點,每年可以多產300噸大米。


  四大舉措推進節糧減損


  農業農村部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重點從四方面著力,有效降低糧食生產、儲存、運輸、加工環節損耗,開展糧食節約行動。


  這四大舉措,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增產與減損共抓,大力推進全環節全鏈條減損,系統化降低糧食損失和浪費。


  一是加強生產源頭管控,推動精量播種、適量播種,減少農業生產用種,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提升機收作業標準化水平,降低收獲過程損耗,確保顆粒歸倉。


  二是強化儲運環節減損,發展糧食產后烘干,改善糧食儲藏保質、蟲霉防治等條件,完善農村物流節點網絡體系,推廣散糧運輸專用工具,減少跑冒滴漏。


  三是提升加工利用水平,建立糧食適度加工標準體系,優化加工技術裝備和工藝,提高成品糧出品率和副產物綜合利用率。


  四是引導節約理性消費,健全餐飲業服務規范、行業標準,常態化推進光盤行動,開展愛糧節糧系列宣傳活動,推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蔚然成風。


小麥.jpg

責任編輯:蔡晨霞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流市| 佳木斯市| 兴城市| 萝北县| 田阳县| 大厂| 三门县| 榆社县| 集贤县| 巴塘县| 洞头县| 昌图县| 门源| 株洲县| 大连市| 民乐县| 遂宁市| 抚顺市| 灵宝市| 乌什县| 会东县| 思茅市| 常州市| 连平县| 且末县| 保亭| 阳原县| 广德县| 宜阳县| 临武县| 高要市| 衡山县| 砀山县| 五家渠市| 湘潭县| 固阳县| 大埔区| 太康县| 和田县| 镇江市| 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