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集安市緊扣全域旅游,堅持政府主導、人社牽頭、部門協作,全力推動農民工等人員返鄉下鄉創業。目前,該市農民工等人員返鄉下鄉創業達4400余人,帶動就業2萬余人,被評為全省首批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縣,并成功入選全國“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
健全服務體系,點燃農民工創業激情。成立創業服務指導中心,組建創業服務聯盟,設立“人力資源、創業項目、咨詢專家、示范案例、資本工具”5個信息庫,全面優化農民工返鄉創業服務。大力開展培訓教育,依托職業教育中心,創建了全省惟一的省級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和“鴨綠江旅游創業學院”,并與省內22所高校開展合作辦學,累計培訓旅游技能人才和各類創新創業人才近萬人。全力抓好農民工返鄉創業基地建設,實行“園區(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先后創建太王鎮果樹村鄉村旅游、榆林藍莓專業合作社等農民工返鄉創業基地9個,扶持創業2000余人。深入推進電子商務與農村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鼓勵和引導返鄉農民工發展電子商務創業,建成電商創業平臺127個,打造省級電商鎮1個、電商村7個,發展農村網商3800余家,直接從業人員6700余人,“互聯網+”已成為該市農民工創業的重要業態。
完善配套政策,優化農民工創業環境。先后出臺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含金量較高的政策文件,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時,強化金融扶持,投入創業擔保基金2100萬元,撬動資金1億元,保障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資金需求。目前,已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75億元,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2770人,帶動就業1.3萬余人。2018年以來,該市新增個體工商戶5035戶、小微企業1129戶。
強化宣傳引導,營造農民工創業氛圍。充分利用電視臺、網站、新媒體等平臺,廣泛宣傳創業政策、創業典型事跡。特別是以講好“雙創”故事為重點,精心開展了以“創業夢想·起航集安”為主題的大型創業活動,大力宣傳創業典型、推介創業項目、展示創業成果,切實營造了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返鄉創業的濃厚氛圍。在清華同方工作的孫繼春夫婦,看好家鄉鄉村旅游發展前景,毅然賣掉北京房產,返鄉開辦了集安市第一個精品民宿“正陽曉苑”,將都市元素融入田園,引領帶動全村44戶農民共同發展鄉村民宿;農民企業家孔慶森,放棄利潤豐厚的外貿產業,回鄉組建鴨江谷酒莊,生產的冰葡萄酒榮獲包括英國品醇客葡萄酒大賽鉑金獎在內的多個國內外獎項。近年來在通化市組織的創業創新活動中,該市有17人獲得了“優秀農村返鄉創業人才”和“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突出品牌引領,激發農民工創業活力。按照“全域旅游、全民致富”的發展思路,全力打造“返鄉創業+生態旅游+綠色種植+特色采摘+鄉村民宿+農村電商”等生態創業鏈,先后實施了錢灣村民宿、青石鎮葡萄采摘及葡萄酒體驗、二參場天梨山莊、清河人參特色小鎮、治安村紅色旅游等一批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創業項目,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點達到25個,家庭旅館、鄉村民宿發展到近千家,農民收入的27%來源于旅游業。集中打造“地域特色”創業品牌,圍繞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資源優勢,重點開發了具有濃郁區域特色的“集安味道”和“火盆”等特色街路,引領創業200余戶,帶動就業2300余人。集安高句麗邊境風情街列入全省首批8條步行街改造提升目錄,是全省惟一入選的縣級步行街。
上一篇:減稅降費為晉城旅游增添新活力
下一篇:江西省發展鄉村旅游帶動創業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