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68国产精品亚洲,国产精品自产自拍,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

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旅游 > 紅木文化 >

2024年中國古樹名木保護大事盤點

發布時間:2025-02-12 21:57:48  來源:林草價值網鏈

日月輪轉,生生不息;古樹千載,名木傲立。

當前,我國普查范圍內古樹名木共計508.19萬株。這些“有生命的文物”見證時代變遷、傳承生態文化、演繹生命傳奇,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景觀、科研和經濟價值。

過去一年,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林草局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加快推進立法、實施搶救復壯、開展專項行動、強化科技支撐、廣泛宣傳推廣,守護“綠色記憶”,留住最美鄉愁,穩步推進全國古樹名木保護事業取得新成效。

一、《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出臺

2024年,國家林草局會同司法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積極推進《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專項立法工作。2025年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古樹名木保護條例(草案)》。1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古樹名木保護條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條例堅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旨在加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建設。

1207064305h3.jpg

河南省登封市嵩陽書院“二將軍柏”,樹齡約4500年 高連芹攝

近年來,從關注生存到重視保護,再到注重傳承與發展、確保科學管護,人們對古樹名木的認知和保護理念不斷深化,折射出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作為我國古樹名木保護專門行政法規,從國家制度層面對古樹名木的資源調查公布、日常養護管理、合理利用、文化傳承等進行規范,為古樹名木保護事業提供堅實法治保障,開啟了依法保護古樹名木的嶄新篇章。

二、全國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四川廣元召開

7月25日,國家林草局在四川省廣元市召開全國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現場推進會。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學習交流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全面總結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成效,分析當前工作面臨的形勢,安排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全力推進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

與會代表現場觀摩了廣元市劍閣縣翠云廊大柏樹灣和古柏保護示范小區。會上,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湖南省、四川省、福建省福州市、陜西省黃陵縣作了交流發言。

三、古樹名木保護試點工作啟動

為推動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模式突破創新,以小切口打開大局面,國家林草局選取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湖南省雙牌縣、四川省劍閣縣、陜西省黃陵縣4個縣(區)開展古樹名木保護試點工作,要求4縣(區)立足全面提升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水平,進一步強化資源保護、文化傳承、活化利用、科普宣教、科學研究、支撐保障等工作。同時,聚焦“試什么”開展創新探索,充分突出自身優勢特色,力爭形成一批古樹名木保護、傳承和利用典型模式,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開展試點工作的4個縣(區)各具特色。柯橋區探索2萬多株古香榧樹的科學保護和智慧管理,尋求經濟林古樹保護與百姓利益的“最大公約數”。雙牌縣以培育桐子坳村古銀杏群旅游模式為重點,探索試點“古樹名木+生態旅游”,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致富。劍閣縣自古有“交樹交印”“官民相禁剪伐”等制度,將探索管理制度的傳承創新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弘揚。黃陵縣以黃帝手植柏、保生柏、老君柏3株5000年樹齡古樹及橋山古柏群保護為重點,探索試點超長樹齡古樹科學保護及歷史文化價值挖掘闡釋。

四、《古樹名木普查與鑒定技術規范(試行)》《古樹名木管護技術規范(試行)》印發

為進一步提高古樹名木保護規范化水平,國家林草局對現行有關古樹名木保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進行梳理,修訂印發了《古樹名木普查與鑒定技術規范(試行)》《古樹名木管護技術規范(試行)》。

《古樹名木普查與鑒定技術規范(試行)》規定了普查前期準備、散生古樹名木調查和鑒定、古樹群抽樣調查等內容,為古樹名木全面普查、科學鑒定和有效管理提供標準化依據。《古樹名木管護技術規范(試行)》重點對日常養護和專業養護等內容進行歸類,結合行業近年來先進經驗成果對有關操作技術環節進行了規定,在先進性、實踐性、針對性等方面均有較大提升,將對全國古樹名木保護工作起到重要指導作用。

五、打擊整治破壞古樹名木違法犯罪活動“春風2024”專項行動取得新成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古樹名木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林草局始終把打擊破壞古樹名木違法犯罪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持之以恒打擊整治,在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重點打擊取得成效的基礎上,于2024年5月至10月組織開展“春風2024”專項行動,打擊整治破壞古樹名木違法犯罪活動。

各地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有力打擊和遏制了破壞古樹名木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落實了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措施,推動了古樹名木保護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形成嚴打嚴防、協同共治的工作格局,切實守護好珍貴的自然歷史遺產。

六、2024年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舉辦

9月,2024年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在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啟動,活動主題為“保護古樹名木 全民共建共享”。啟動儀式上,發布了古樹名木保護紀錄片《不如去看一棵樹》、古樹名木保護主題曲《古樹芳華》,安徽省黃山迎客松第19任守松人胡曉春、四川省翠云廊古柏守護人唐天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趙忠、浙江農林大學教授鄭炳松、北京電視臺主持人李蓮、湖南瀏陽警官易修成等6位來自不同行業的古樹名木守護者代表生動講述了他們與古樹的故事。

2022—2024年,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林草局連續3年組織開展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前兩屆主場活動分別在北京市和陜西省黃陵縣舉行。全國各地根據自身實際,突出優勢特色,舉辦了豐富多彩的分會場活動,以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大力弘揚跨越時空又具有當代價值的古樹名木文化精神,古樹名木保護理念日漸深入人心。

七、古樹名木保護紀錄片和公益廣告在央視播出

國家林草局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手推出紀錄片《不如去看一棵樹》,以充滿設計感和極致美感的影像,全景式呈現與樹相關的生態系統、地理風貌和人文歷史,同時以新鮮感、年輕化的語態表達,穿梭于過去和當下,串聯起微觀和宏觀,講述一棵樹所見證的山河巨變和世間滄桑,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紀錄片第一季前7集分別講述黃帝手植柏、倉頡手植柏、黃山迎客松、云臺山流蘇樹、新會小鳥天堂、廣州木棉王、景邁山古茶林等古樹名木的故事,央視紀錄片頻道在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期間播出。該片播出后,融媒體傳播效果亮眼。

8月,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推出公益廣告,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刊播,展示古樹名木風采,宣介古樹名木價值,呼吁全社會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古樹名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此外,由中國綠化基金會公益支持的人文自然類紀錄片《大國之樹》第二季在騰訊新聞和騰訊視頻上線。尋樹官、古樹名木守護人王昱珩等助力宣傳,讓更多人了解身邊的古樹名木,爭做古樹名木保護的宣傳者、守護者、傳承者,讓“綠色瑰寶”更加枝繁葉茂。

八、七夕“古樹下的告白”活動精彩呈現

8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林草局,制作推出了七夕特別節目《如七而遇 漫歌今夕》,在央視綜合頻道、綜藝頻道黃金時段播出。

特別節目以古樹為核心串聯,甄選了北京雁棲湖古漢槐、遼寧安波千年銀杏樹“神木兆瑞”、上海長寧中山公園“華東第一懸鈴木”、江蘇吳中明月灣古村千年古樟、廣東深圳520香樟廣場香樟樹、四川成都紅豆古樹公園紅豆樹、陜西西安華清宮“貴妃手植榴”等7棵古樹,并利用AI技術喚醒這些“歲月長者”,使古樹化身電子樹洞,用東方哲學、千年智慧趣解今日今時的愛情之問、生活之惑,與熒屏前和互聯網端的人們共度傳統佳節。7棵古樹也成為線下網紅打卡地,四面八方的游客通過AI交互設備“傳聲筒”與古樹互動。節目直播總觀看量1400萬次,話題累計閱讀量超16億。

九、《中國古樹名木·“雙百”古樹》畫冊和《中國古樹名木》科普讀本出版

7月,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林草局推出《中國古樹名木·“雙百”古樹》畫冊。全書兼具權威性與觀賞性,文字優美、圖片精致,將100株最美古樹和100個最美古樹群的面貌和故事匯聚成冊,集中呈現給讀者。

《中國古樹名木》科普讀本介紹了古樹名木的定義和分級、資源狀況、寶貴價值、保護意義、養護復壯、保護軼事、保護新模式等,有效傳播推廣古樹名木保護理念,普及古樹名木保護知識,激發全社會守護好古樹名木的熱情。

十、“野生動植物和古樹名木鑒定技術及系統研發”項目通過中期評估

6月,國家林草局應急揭榜掛帥項目“野生動植物和古樹名木鑒定技術及系統研發”中期評估會舉行。在評估會上,與會人員查看了野生動植物智能識別樣本庫和知識庫、野生動植物智能識別軟件和云平臺,觀摩了古樹名木樹齡新型鑒定方法和配套裝備,聽取了項目團隊研究進展情況匯報。

據匯報,項目團隊創建了古樹名木樹齡鑒定技術體系,提出了光譜法、端粒法等新型無損樹齡鑒定方法,改進了傳統回歸法樹齡鑒定方法。

十一、古樹名木保護學術交流氛圍日益濃厚

10月,第二屆全國古樹健康與古樹文化學術論壇在北京農學院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中國花卉協會副會長趙良平作主旨報告。圍繞古樹健康管理與面臨的挑戰、古樹名木智慧保護技術研究、古樟樹年齡鑒定與保護、古樹名木保護規劃編制經驗分享、古樹多組學大數據整合與利用、廣東省古樹名木保護研究及實踐、翠云廊古柏群保護及智慧管理案例分享等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作了精彩深入的分享。

11月,第二屆南方古樹名木保護技術交流會暨古樹名木保護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湖南省永州市召開。會議聚焦當前保護工作的機遇與挑戰,重點解讀相關法規政策,解析保護技術與活化利用,讓古樹名木“活起來、動起來”,全民參與式發掘、傳承、共建共享。相關專家代表圍繞陜西省5000年古柏傳奇、廣東省古樹名木保護研究與實踐、古樹名木枝葉修剪、全國古樹名木智慧管理系統建設等主題開展交流。開展古樹名木保護試點工作的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湖南省雙牌縣、四川省劍閣縣、陜西省黃陵縣等4縣區作交流發言,與會人員實地考察了雙牌縣桐子坳古銀杏群落活化利用現場。

十二、柯橋農民黃天明在聯合國分享古樹共生故事

11月,在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來自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稽東鎮占岙村的62歲村民黃天明,作為唯一的農民代表,在“氣候行動推進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實施”主題邊會分享了村民與古香榧樹和諧共生的故事。與會代表、意大利環境和能源安全部官員拉蒂尼說:“這個來自中國鄉村的故事和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共享。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并進,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占岙村最古老的香榧樹樹齡已有1570歲,黃天明家族6代人共同守護古香榧林,一年365天中有200多天在香榧林除草、施肥、修剪,年齡最大的已有97歲。當地人與香榧樹的相處,從遵循千年來的養護傳統到建立古樹數據庫,再到開發生態旅游研學線路,人與古樹和諧共生。如今,香榧已成為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產區農民靠香榧干果每年人均收入超3萬元。



作者:黃山責任編輯:林林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安远县| 久治县| 大足县| 深泽县| 石楼县| 精河县| 麟游县| 阳春市| 新乐市| 香格里拉县| 开江县| 平遥县| 奇台县| 长兴县| 施秉县| 巴林右旗| 广汉市| 天祝| 明星| 洞头县| 茌平县| 崇信县| 忻州市| 南和县| 桐城市| 大庆市| 商城县| 仁化县| 和平县| 武山县| 留坝县| 靖远县| 略阳县| 湘潭市| 桦南县| 渝北区| 冀州市| 垦利县| 甘德县| 九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