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嘎……”在黑龍江省迎春林業局有限公司向陽農場白鵝養殖基地,大鵝的叫聲不絕于耳。今年,迎春林業局公司11個基層養殖基地共飼養30萬只白鵝,目前首批白鵝共出欄1.4萬余只,品種以霍三鵝為主,已分別運往省內各合作企業。
林下白鵝
2023年,黑龍江省冬季旅游火爆“出圈”。今年夏季,避暑游再掀高潮。“鐵鍋燉大鵝”作為游客喜愛的東北美食,有效帶動了當地“鵝”經濟發展。
良好的自然環境,富饒充沛的水系,為龍江森工林區發展畜牧業提供了絕佳環境。近兩年,黑龍江省出臺政策措施支持推動鵝產業發展,各林業局有限公司深入實施“一局一業”“一場一品”戰略,結合地域資源優勢,念好養鵝經。目前,龍江森工林區已建設國有商品鵝養殖基地41處、養殖棚室236個,養殖量100余萬只。
走進鶴立林業局有限公司三號溝經營所,映入眼簾的是一方池塘、一片樹林,以及成群結隊正于林間“練兵”的大鵝。“我們的鵝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中藥材,是真正的林下溜達鵝。”三號溝經營所副所長杜清寶說。
養殖區外,成排的蔬菜果樹郁郁蔥蔥、瓜果飄香。“這是我們開辟的一片鵝肥果蔬園。”杜清寶介紹,“為避免鵝肥資源的浪費,我們將其進行集中處理,用于無公害果蔬種植。這也是經營所大鵝養殖產業林下種草藥、草藥喂大鵝、鵝肥培作物的最后一道閉環。”
近年來,龍江森工林區積極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打生態牌、走特色路,將大鵝養殖產業作為提升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依托林下特色養殖方式,形成“鵝吃林中草,草肥林中鵝,鵝肥林中土,土肥林中樹”的綠色循環立體經濟模式,實現生態保護和致富創收雙贏。
在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大鵝不僅是一道美食,還是重點培育壯大的林區特色產業。今年以來,林口林業局公司對大鵝養殖產業進行了科學、合理規劃布局,全力打造“孵化基地+育雛基地+養殖基地”的全鏈條大鵝產業體系,不斷推動大鵝養殖從集中養殖向多點開花的規模轉變。今年預計公司大鵝養殖規模可達50萬只。
“我們將立足市場需求和當地特色優勢,內引外聯大力招引鵝羽絨服、鵝絨被、鵝食品精深加工等知名企業,不斷延伸鵝產業鏈條,提升產業規模,做大做強鵝產業大文章。”林口林業局公司產業部部長林振江說。
如今,鵝產業鏈條的形成,吸引眾多國內知名企業前來洽談合作。波司登羽絨服裝有限公司與龍江森工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羽絨原材料供應及生產加工等領域開展合作。下一步,龍江森工集團將牢固樹立品牌意識,加強市場對接,全力打造集品種改良、孵化、養殖技術研究推廣及食品加工、銷售、品牌打造于一體的白鵝全產業鏈,提升產業規模,推動大鵝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