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琳、曹國宏、曹怡然文/圖
5月的南陽,是月季花的海洋,繁花似錦,花香氤氳。
“你知道嗎?去年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陽月季博覽園考察時,特意停下來詢問了這個月季品種。”在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施莊村的南陽月季基地,順著該基地業務部總經理李文奇的手指,一株開滿手掌大的花朵,花瓣像荷花,顏色淡黃泛綠的月季出現在眼前。
這株月季名叫綠野,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華北林業實驗中心培育而成。
南陽月季基地是中國最大的月季種苗繁育基地,這里既有俗稱“開花機器”的“珊瑚果凍”“果汁陽臺”等進口品種,還有“粉扇”“東方之子”等140多個我國自有品種。
欒川的花圃老板閆利強每隔十天半個月就來這里進一次貨:“品種多,價格實惠,跑這么遠也值得。”
“去年總書記提出,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潛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加強地方優質品種保護,推進產學研有機結合,統籌做好產業、科技、文化這篇大文章。”李文奇說,一年來,基地加快引進了500多個新品種,投資80多萬元增設了水肥一體化設備。花盆也由原來幾分錢一個的塑料盆升級為2元一個的加侖盆,盆土換成了進口基質,年銷售額達1億元,其中家庭園藝銷售占十分之一。“這都是因為南陽月季的知名度提高了。”
南陽栽培月季始于唐宋,興于明清,發展于當代。2000年,南陽市被命名為“中國月季之鄉”。南陽月季以品種多、品質好、規模大著稱。月季產業不僅是南陽的生態富民工程,同時也帶動了當地旅游產業發展。全市月季種植面積15.5萬畝,年出圃苗木16億株,苗木遠銷德國、荷蘭、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占全國的70%,苗木供應量占國內市場的80%,是全國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超過15萬人從事月季生產,年產值27億元。
在石橋鎮朱莊村的聯農園藝基地,老板程相鋼指著一棵樹狀月季說:“這是用樹齡100年的山木香嫁接的,山木香也是薔薇屬,是一種生長在南方的藤狀灌木,這棵大概能賣20萬元。”只見約兩米高的樹冠上,同時開著紅色的月季和白色的山木香,很是惹眼。
程相鋼說,現在石橋鎮種植月季20畝以上的有300多家,要想收益高,只能走差異化的路子,提高附加值,“我現在做的主要是造型月季,比如月季拱門,一拱賣2000元。”
南陽不僅有“美麗花”月季,還有“幸福草”艾草。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曾到南陽藥益寶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發展艾草產業、帶動群眾就業的情況。
南陽是全國最大的艾草輸出基地,擁有48個艾草品種,野生艾草年開發量約50萬噸,人工種植面積近30萬畝,因含絨量大,揮發油、黃酮含量高,已成為全國優質艾草最大的收購集散地和艾草產品加工基地。艾草產品在全國市場占有量高達70%,“南陽艾”“仲景灸”已在全國叫響。
發展壯大南陽特色產業艾草,建立健全融艾草原料供應、生產加工、裝備制造、灸療服務、文旅康養、科研創新為一體的艾草全產業鏈體系,既能就地取材,又能就近解決就業。
在南陽市宛城區紅泥灣鎮段莊村,有一家專業生產肚臍貼的承善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為南京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仁和藥業等多家國內知名企業提供訂單加工。
工人王芳正在計算這個月的工作量,她的工作是為產品包裝貼防偽標貼和工人工號,按件計酬,“這個月能發4000塊錢”。車間里,像王芳一樣來自周邊農村的打工者有300余人。
在相距不遠的大陳坡移民產業園,傳統中醫與工業制造業在創新中找到了新的結合點。工人正在加工的新型智能艾灸床,符合人體經絡穴位圖譜,全自動加熱點火,解決了傳統艾灸在施灸過程中存在的艾煙、艾味、不環保、人工成本高、有安全隱患、施灸灸量不足等痛點,廣受艾灸館的青睞。
目前,南陽市有艾草種植加工企業1551家,年產值110億元,產業集聚態勢初顯。圍繞一株小艾草,南陽正在打造以臥龍區、宛城區為中心、輻射各縣市區的“中原艾谷”、世界艾鄉,為鄉村振興再添“新引擎”。
下一篇:林長制全面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