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68国产精品亚洲,国产精品自产自拍,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

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秸稈還田與土壤健康如何兼顧?農業減排固碳新技術來了解!

發布時間:2022-11-13 08:19:54  來源:中國環境網

1668163261479922.jpg


  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等機構共同主辦的氣候智慧型農業可持續保護性耕作與土壤健康促進交流培訓班,日前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市、河北省、山東省、黑龍江省、遼寧省同步舉辦。


  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是提升耕地質量、改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加快農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據介紹,此次培訓依托氣候智慧型農業—華北平原和東北地區秸稈還田與土壤健康促進項目,總結交流項目相關成果,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這一項目由農業農村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先正達集團中國共同組織實施,聚焦我國華北和東北地區兩個主要商品糧基地,系統開展秸稈科學還田與土壤健康的技術模式集成、示范與推廣,是農業農村減排固碳的一個創新舉措。


  項目自2020年實施以來,在黑龍江、遼寧、河北和山東四省開展了秸稈科學還田與土壤健康示范推廣工作,明確了各區域秸稈科學還田的4種主推技術模式。其中,以黑土地玉米秸稈覆蓋還田條帶耕作技術為核心的樺川模式,免耕還田監測點玉米出苗率達95%,播種期秸稈覆蓋量每畝640公斤。以褐土地區玉米全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集成技術為核心的阜新模式,全量秸稈覆蓋還田降低風蝕93%以上,耕層土壤含水量達16.39%,比傳統旋耕提高3.9個百分點,表層土壤有機質增加31.2%,示范區2021年平均畝產881.47公斤。


  此外,以黃淮海平原小麥玉米秸稈周年輪耕分層全量還田技術為核心的齊河模式,作物產量可提高11%左右,單位產量的碳足跡降低9%以上。以水資源緊缺地區小麥玉米節水種植作物秸稈還田固碳增產技術為核心的肥鄉模式,使表層土壤有機碳儲量提高9%以上,作物產量提高11%以上,作物生產碳足跡降低20%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7%以上。


  兩年來,項目示范應用面積已達25.55萬畝,輻射推廣340余萬畝。項目的實施有效推動了秸稈可持續還田,實現了減排固碳與穩糧增收的目標。


  下一步,項目將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技術推廣力度,同時深化國際合作,引進先進理念方法。


責任編輯:蔡晨霞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陕县| 客服| 成都市| 邵阳市| 鄱阳县| 响水县| 繁峙县| 祁门县| 栖霞市| 遂平县| 静安区| 宝坻区| 贡山| 中山市| 斗六市| 施甸县| 靖宇县| 陕西省| 栾川县| 宽甸| 三明市| 涿州市| 朔州市| 孝感市| 汕尾市| 新竹市| 辽宁省| 象山县| 卓资县| 大丰市| 康保县| 龙南县| 辽宁省| 道真| 灌阳县| 兰考县| 黄浦区| 茌平县| 庐江县| 分宜县|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