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遼寧完成科爾沁沙地殲滅戰綜合治理任務398.2萬畝,為計劃任務的105%。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監測結果顯示,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地區沙化林草用地平均植被綜合蓋度達到62%;荒漠化林草用地平均植被綜合蓋度達到45%;沙化耕地治理覆蓋率達到23.9%、水土保持率達到72.37%。
多年來,遼寧聚焦沙化荒漠化土地治理,實施系列生態修復工程,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為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省政府與沙化荒漠化地區九市簽訂了防沙治沙目標責任書,將防沙治沙納入林長制考核體系,形成“省負總責、市縣落實”的工作機制。
同時,遼寧始終堅持將治沙與致富相結合,大力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建設,既追求“滿眼綠”的生態效益,也追求“滿眼果”的經濟價值。沈陽市結合治沙打造中草藥全產業鏈,完成沙區林下新植中草藥1.2萬畝;昌圖縣、彰武縣發展樟子松嫁接紅松0.5萬畝;朝陽市發展大棗2.5萬畝、山杏和大扁杏18.8萬畝;阜新市圍繞“以路治沙”正在實施沙地路網新改建工程。
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省計劃完成綜合治理任務330萬畝,為確保任務如期實現,一方面抓好項目落實,力爭將已納入國家和省級項目庫的18個林草項目全部啟動。另一方面要將遼寧千里阻沙帶建設作為2025年標志性成果,協同推進公路建設養護和防沙治沙作業,充分發揮“以路治沙”作用;與內蒙古自治區在立法執法、資源保護、沙地治理等方面加強區域協作,共同推進“上風口”“下風口”協同治理,打造沙地系統治理全國樣板。此外,遼寧也將鼓勵和引導林農以入股、托管、合作等形式流轉林地,建立“合作社+林企+林農”“合作社+林農”等經營模式,增加林農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