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市通過抓基地、強加工、拓市場,將竹筍打造為特色優勢“林糧”,形成覆蓋種植、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格局。
2024年,全市竹筍產量達33.7萬噸,產業綜合產值突破20億元,出口創匯2430萬元,產品遠銷日本、馬來西亞等國際市場。
瀘州市有405萬畝竹林,竹種基因庫涵蓋21屬136種竹子。通過實施定向育種、科學化經營,推廣“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建成現代竹產業基地261萬畝,其中筍用竹、筍材兩用竹專項基地達100萬畝,形成年供應鮮筍33.7萬噸的生產能力。
瀘州市竹產業升級聚焦技術革新與集群發展,引入自動化生產線、無硫護色保脆技術,開發出調味筍、清水筍、即食休閑食品等多種產品。全市集聚竹筍加工企業100余家,形成“初加工+精深加工”協同體系,鮮筍年加工能力達13萬噸。重點推進的敘永縣大石鎮2萬噸竹筍加工項目,成功突破綿竹筍加工技術瓶頸,推動地方特色品種商業化。
依托綠色品質認證與品牌建設,瀘州市培育“野植珍”“竹芯”等鏈主企業,推動產品通過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構建“線上+線下”“國內+國際”立體銷售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