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改革飯,走開放路。”內蒙古森工集團在推動構建集約化、科學化、系統化的現代林業產業體系中,以“生態優先、機制創新、因地制宜”為發展思路,由單打獨斗轉向抱團取暖,切實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內蒙古森工集團以改革創新為引領,以加快構建現代林業產業體系為核心,堅持走合資合作之路,打造森林旅游、林下經濟、林業碳匯、礦產業開發等現代林業產業體系,推動綠色轉型發展。
發展生態旅游“守綠換金”。內蒙古森工集團以建設世界地標性生態旅游目的地、獨具中國北疆特色的森林康養和自然教育綜合體為目標,深度融入自治區“烏阿海滿”一體化發展規劃和呼倫貝爾市、興安盟旅游發展規劃,重點打造了南部、東部、北部三大旅游板塊。借助7個進出林區的通道,重點建設1條國家森林步道、1條國家森林風景道、3個特色小鎮、6個特色林場、9個自駕車營地、8個森林康養基地、8個自然教育基地、5條精品線路,進一步擦亮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的世界 世界的森林”文化品牌,持續打造“內蒙古大興安嶺”旅游品牌。2024年上半年,林區接待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長10萬人次,旅游收入增加1000萬元。
壯大林下經濟“借綠生金”。內蒙古森工集團全力打造“冷極”品牌。充分挖掘資源潛力,推出樺樹汁系列產品。因地制宜發展林果、林藥、林菌、林蔬、林畜、馴鹿、水產等林下種植養殖業,推進沙棘、榛子等經濟林培育,讓綠色林海成為老百姓的“果籃子”“花籃子”“菜籃子”“藥籃子”。
推進林業碳匯“點綠成金”。內蒙古森工集團錨定“雙碳”目標,把林業碳匯作為凝結生態保護建設成果的優質生態產品,努力架起市場與生態建設的橋梁。截至目前,森工集團累計銷售碳匯產品5600余萬元。
促進其他產業協同發展“以綠淘金”。內蒙古森工集團在厚植傳統產業家底的同時,在礦泉水勘探、做優生物質能源產業、林業技術輸出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使綠水青山的底色更亮、金山銀山的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