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68国产精品亚洲,国产精品自产自拍,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

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策劃 > 人物專題 >

藏富于林 藏福于林——訪福建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智楨

發布時間:2024-08-08 18:37:43  來源:《綠色中國》 福建林業

上次,記者見識了江蘇、山東是如何把森林資源小省做成林業產業大省的。這次,采訪森林覆蓋率多年排名全國第一的福建,2023年實現林業總產值7651億元,看看他們又是如何揚長避短的——

1723113627118.jpg

福建,森林覆蓋率多年位居全國之首,綠色成為其高質量發展的最亮底色。林業,不僅展示出“生態美”,同時促進了“百姓富”。他們是如何將綠色的生態優勢轉化為“金色”的經濟優勢的?記者為此采訪了福建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智楨。

記者:智楨局長,您好!我想每個來到福建的人,都會有滿目皆綠之感。我了解到,福建林業在改革發展、生態建設等多個領域都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很多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這次我們策劃了《綠色產業巡禮》系列報道,主要想請您談談福建林業產業發展現狀。先請您介紹一下福建林業特別是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

王智楨:好的。福建是全國南方重點集體林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山多林多是我們的一大特色和優勢。根據最新的林草濕與“國土三調”數據融合結果顯示,福建森林面積1.21億畝,森林覆蓋率65.12%,居全國首位;森林蓄積量8.07億立方米、全國排名第八,其中喬木林單位蓄積量為每公頃121.64立方米、全國排名第三。我們九市一區全部成為國家森林城市,所有縣市全部是省級森林城市,武夷山國家公園成為我國首批5個國家公園之一。綠色成為清新福建、美麗福建的本底,為我們綠色產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生態基礎,這些得益于我們一代代林業人所作出的艱苦努力。

“良好的生態環境既是自然財富,也是經濟財富”。多年來,我們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保護優先、綠色發展,持續實施林業“八大工程”,努力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一方面,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接續實施沿海防護林、江河流域生態林、生物多樣性保護、城鄉綠化和綠色通道等四個生態建設工程,厚植我省生態優勢。另一方面,注重集約節約、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接續實施商品用材林、竹業花卉與名特優經濟林、林產工業、森林旅游等四個產業發展工程,壯大綠色產業,促進綠色富民。據統計,2023年福建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7651億元,居全國前列。其中,一產1332億元、二產5121億元、三產1171億元。

現有境內外上市林業企業24家、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5個、規模以上林業企業超過3000家,其中省級以上林業龍頭企業225家、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37家。林業行業共有中國名牌產品2個、中國馳名商標37個;福建省名牌產品258個、福建省著名商標170個。

記者:您介紹的雖然只是一個大概,相信也會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福建林產業的確是名不虛傳,在多個領域都名列全國前茅。請將所說的幾個優勢領域再進一步作一個介紹。

王智楨:近年來,我們深入踐行“四庫”重要理念,通過發展壯大木材加工、竹業、花卉種苗、森林旅游、林下經濟、木本糧油等特色產業,積極開發林業碳匯,促進山區農民增收,促進大家共同富裕。

木材加工轉型加快。我省木材加工業總產值近3000億元,已逐步實現資源消耗型向綜合利用轉變,木質活性炭產量等居全國首位。同時,依托港口優勢,大量進口木材、紙漿等原料,造紙產業總產值位列全國第二,紙漿、木制家具產量位列全國第三。

筍竹產業節節攀升。我省竹林面積1873萬畝,約占全國17.5%,竹產業總產值超過1100億元,出口超過10億美元,均居全國首位。依托豐富的竹林資源,組織實施竹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縣、筍竹精深加工示范縣和現代竹業重點縣項目,開發竹制品、筍干、水煮筍等系列產品。已建成豐產竹林面積812萬畝,年產竹材近10億根、竹筍超過213萬噸,其中建甌水煮筍產能約占全球的30%。

花卉苗木欣欣向榮。創造了全產業鏈推進、設施種植保險等多個全國先例,盆栽花卉出口額連續10多年保持全國第一。2023年全產業鏈總產值達1290.8億元,是2012年的5倍;已建成國家花卉種質資源庫5個、省級花卉種質資源庫10個;2015年以來,已有460個花卉苗木品種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授權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林下經濟特色鮮明。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鞏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舉措,科學合理利用林地空間,以短養長、立體經營,推廣“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發展模式,實現“不砍樹、也致富”。目前已經認定省級林下經濟重點縣36個、重點鄉鎮33個,形成了林菌、林藥、林蜂、林禽、林畜、林油、林糧、林果等8個系列的森林食物,培育了一批有特色、有品質、高附加值的生產基地。2023年,林下經濟利用面積3229萬畝,產值達830億元。

森林旅游蓬勃發展。充分發揮森林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構建生態產品共享體系,持續打造“森林人家”“森林康養”、森林步道等森林旅游產品。截至2023年底,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超過1021億元,有4個縣區和5個康養基地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名單,評定了16個省級森林養生城市、42個省級森林康養小鎮和114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全省三星級以上“森林人家”達291家。通過實施“百園千道”生態產品共享工程,建設森林步道達1480公里。

木本糧油等經濟林發展迅速。出臺《關于實施油茶生產三年行動推進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建設高標準油茶林為重點,推廣“良地+良種+良法+良機”豐產穩產栽培技術集成,促進油茶產業擴面、提質、增效。2023年,油茶面積250.8萬畝,年產茶油2.6萬噸,實現產值50多億元。積極踐行大食物觀,大力探索向森林要食物途徑,開發板栗、錐栗、竹筍、香榧等綠色森林食品。我省經濟林面積3385.8萬畝、產品產量為995.7萬噸,其中錐栗、板栗面積達82萬畝、年產量達9.3萬噸。

林業碳匯穩步拓展。印發《福建省林業碳匯專項發展規劃(2021—2030年)》《福建省深化林業碳匯交易行動方案(試行)》,編制《福建碳中和林認定及其碳匯計量監測方法》。推進3個全國林業碳匯試點市建設,推廣“林業碳匯+”模式,拓展林業碳匯價值實現路徑。累計完成福建林業碳匯(FFCER)交易和再交易412.86萬噸、6484.29萬元,成交量和成交額均居全國前列。

記者:林業產業的長足發展離不開政府的關心,福建給予了哪些方面相應的扶持?

王智楨:我們在利用好市場經濟這一無形之手的同時,也注重運用好政府的有形之手。

一方面,注重創新機制。福建在全國率先開展以“明晰所有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確保收益權”為主要內容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近年來,又以全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建設為契機,開展集體林權制度“多方得益、多式聯營、多重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從產權制度、經營優化、服務保障等方面協同發力,積極創新林業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實現“機制活,產業優”。

另一方面,注重政策引導。組織編制了《福建省林業產業發展指南(2021—2035年)》《福建省林下經濟發展指南(2021—2030年)》《加快推動我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等。先后以省政府或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業七大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發展七條措施的通知》。省財政每年安排超過2億元資金推進竹產業、花卉苗木、森林旅游、林下經濟等特色產業發展。同時,積極推進政銀企保對接、林場林企林農聯結、產學研用融合、權益流轉、產品展銷、投資促進等平臺建設,為林業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生產經營、金融保險、科學技術、交易貿易等服務。

微信圖片_20240808184150.jpg

三明市首發林業碳票

記者:福建海岸線排全國第二,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這也是福建優勢所在,請您談談林產品進出口方面情況。

王智楨:“閩在海中”,福建人敢闖愛拼,一直走在對外開放的前沿。我們通過廣交會、廈門投洽會等平臺擴大林產品貿易,主要林產品年出口交貨值超過400億元,年進口木材超過200萬立方米。同時,積極推進閩臺林業融合發展,定期舉辦海峽兩岸林博會和花博會,累計引進涉林臺企200多家,利用臺資超過30億元。目前,臺商在福建投資創辦的林業企業已超過600家,合同利用臺資超過140多億元。為進一步擴大開放,今年初我們研究制定了《擴大林業開放“四海”行動方案》,組織開展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海絲沿線經貿往來、海外國家合作交流、海納集成匯聚眾智的“四海”行動,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記者:這個“四海”用得好,期待早日融通四海。請您進一步介紹一下“四海”行動。

王智楨:好的。我們組織開展的“四海”行動是主動融入全局、大局的一種體現。

一是“海峽”,指海峽兩岸融合發展行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出臺《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林草融合發展新路的若干措施》,支持我們積極探索兩岸林業融合發展新路。我們用足用好國家支持政策,主動融入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大局,高層次推進閩臺林業融合發展。引進推廣創新臺灣花卉苗木新品種等“五新”技術,持續推進兩岸森林康養、花卉苗木等林業標準共通試點。加快推進永安閩臺農業融合發展(林竹)產業園等閩臺林業合作園區建設,積極推進閩臺林業(花卉)融合發展基地建設。繼續辦好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等活動。

二是“海絲”,指海絲沿線經貿往來行動。拓展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市場,吸引華僑華人來閩投資林業,特別加強與東盟國家林業合作交流。鼓勵發展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與海絲沿線國家合作利用竹資源等發展綠色低碳經濟。鼓勵和引導林業出口企業積極應對反傾銷,引導利用好“絲路投資”支持政策,到海絲沿線國家投資興辦原料林基地和林產品加工基地。

三是“海外”,指海外國家合作交流行動。認真貫徹落實我國元首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三個全球倡議”,積極推進林業生態經濟、林業生態安全、林業生態文化等領域對外合作交流。聚焦林業生態經濟,積極開展對外招商推介,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資。聚焦林業生態安全,積極響應落實“以竹代塑”倡議,加強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國際合作,推動武夷山國家公園與國際知名國家公園建立合作交流機制。聚焦林業生態文化,充分利用華僑、國際友城、商會等資源,積極推動國際林業合作交流,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治理。

四是“海納”,指海納集成匯聚眾智行動。通過交流互動,不斷解放思想、拓寬視野,兼收并蓄、取長補短,增強林業發展活力。突出博取眾長,支持和鼓勵林業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與國際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長期合作交流,推廣國際林業先進科技成果。突出加強對話,積極構建國際“朋友圈”,積極爭取參與候鳥遷徙保護等相關合作項目。突出匯智聚力,推進一批涉外科技研發平臺建設,如支持福建農林大學辦好國際菌草產業研討會,支持國際竹藤中心武夷研究基地、海峽花卉產業科技創新高地建設等,進一步匯聚創新資源,加大關鍵技術攻關力度,努力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記者:林業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特別是新時代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請問福建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智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前不久,我們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林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產業經濟為根基、以綠色發展為底色、以體制機制改革為保障,部署了“注入林業科技新動力、推動林業產業新升級、激發林業改革新活力、擦亮生態保護新底色、拓展數字賦能新場景”等5個方面的工作,特別是突出科技創新,加快形成和發展林業新質生產力,為林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是強化科技攻關,用活用好“揭榜掛帥”機制,力爭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瓶頸和共性難題。二是深化種業創新,實施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落實花卉新品種獎勵政策等。比如,我們組織開展了7期林木種苗科技攻關。福建的主要樹種杉木育種已經完成全國首個第四代種子園建設,造就了“世界杉木看中國,中國杉木看洋口”的佳話。三是孵化創新載體,推進“南林+南平”“福建農大+漳州”等合作,統籌組建一批創新聯盟等。四是優化科技裝備,加大智能化技術與裝備的研發推廣力度,鼓勵引進智能化林業機械和林產加工設備等。五是轉化技術成果,加強科技推廣示范成果庫建設,加大林業新品種等“五新”技術推廣應用力度,深化“林農點單,專家送餐”科技服務活動等。

記者:當下,整體經濟下行壓力大,不少企業遇到了這樣那樣的難題,福建林業企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王智楨:近年來,我們福建林業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存在不少困難。比如林業產業整體還有提升空間,存在產業鏈不長不強不完善、整體技術設備水平不夠高、加工業分工協作和精深加工還不夠強等問題。林業經營主體整體偏弱、散、小,種養業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較低。特別是森林旅游康養等三產比重偏低,與周邊省份相比有差距,這也是福建的短板。相比人們對森林觀光、康養等親近自然需求的不斷增大,三產對應供給端的發展水平有待提升。我們也面臨政策調整帶來的新挑戰和國際形勢帶來的新困難。比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120多個國家已承諾到2030年停止和扭轉森林砍伐,進口木材等將越來越受限。同時,俄烏沖突、中美貿易摩擦等都給我們林產品貿易帶來很大沖擊。

記者:這些問題在全國林業產業發展中也普遍存在,福建在這方面有什么對策措施?請您作一個分享。

王智楨:遇到問題就要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準備重點在以下7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鑄品牌。按照“抓特色、創品牌”思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培育區域特色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品,提升林產品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爭取每年培育10個省級以上品牌。

二是拓市場。繼續辦好林博會、花博會、竹博會等展會,積極組織企業參加省外林業展會活動,并通過推進“數字+”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直播帶貨、“絲路電商”、跨境電商等新模式、新業態,積極闖市場、拓銷路。

三是壯龍頭。積極扶持和推動24家涉林上市公司、225家涉林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在政策、資金等方面重點扶持,發揮其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引導建立龍頭企業與林農利益聯結機制,帶動林農增收。

四是延鏈條。積極轉變林業經濟增長方式,支持林業企業通過科技創新、文化創意、標準創設、品牌創建等方式,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我省推動縣域重點產業鏈特色發展為契機,支持建甌、永安、政和等16個竹產業特色縣打造竹材分解、初級加工、成品精深加工三級竹產業加工體系,做全做長木竹精深加工產業鏈條。

五是建園區。主動服務,加強用林等要素保障,重點培育漳平、永春、漳浦、永安、順昌等5個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莆田國林木業城、尤溪縣竹木加工集中區、長汀縣閩贛竹木制品精深加工循環產業園、漳州西禪木業產業園、延平三元循環經濟產業園等5個省級林業產業重點園區發展,扶持一批林業產業重點縣、特色縣發展。

六是抓項目。積極策劃一批全省林業重點招商項目,組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動招商,精準招商,增強林業發展后勁。

七是強服務。建立健全重點林業龍頭企業掛鉤聯系制度,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經營的困難,指導企業用好用足國家和省里出臺的惠企政策。

記者:聽了您的介紹。我深切感到,福建果然是福地,“藏富于林,藏福于林”,林業創造了無窮的綠色財富,帶來了不盡的生態福利,務林人為此作出了巨大貢獻。最后,您還有什么想給《綠色中國》讀者說說的?

王智楨:感謝《綠色中國》這次為我們提供了展現福建綠色產業發展風采、交流探討林業改革建設的機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始終錨定現代林業強省建設目標,不斷增強替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的使命感;不斷增強人當如竹、高風亮節,亦當如樹、蔭遮一方的責任感;不斷增強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的成就感;持續守護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

福建不僅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更有不少的創業機會;不僅是山清水秀的勝地,也是投資興業的熱土。在此,誠摯地歡迎《綠色中國》讀者朋友們多來福建走走看看。

王智楨:經濟學碩士,現任福建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曾任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福建省委農辦副主任、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


作者:余智明責任編輯:林草椅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省| 崇义县| 九寨沟县| 云阳县| 乐安县| 清远市| 固原市| 进贤县| 九江县| 黑山县| 西宁市| 泸溪县| 东阳市| 汾西县| 湘潭市| 石楼县| 百色市| 虞城县| 石家庄市| 宜阳县| 新昌县| 湛江市| 汽车| 全南县| 罗山县| 田林县| 筠连县| 横山县| 平泉县| 凤城市| 阜平县| 新民市| 巴林右旗| 唐海县| 九台市| 沧源| 武功县| 华蓥市| 通化市| 泾阳县|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