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缺林少材國家之一,木材供應缺口大量依賴進口,隨著建筑裝飾和家具業的快速發展,國內木材需求量急劇增長,木材供應的缺口越來越突出。發展人造板工業有利于緩解我國木材供需矛盾,是節約木材資源的重要途徑。對此,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副會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第四批全國勘察設計大師肖小兵在11月26日舉辦的2019中國大家居產業發展論壇上指出,當前在我國建設資源高效配置社會和綠色環保的背景下,我國對林木資源的保護加深,人造板由于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和環保價值,近年來行業規模整體擴大,未來行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綠色創新產品將獲得良好發展。
“人造板產業是中國國民經濟重要的產業之一,其產品主要用于建筑裝飾裝修板材、家具、地板、門窗、以及包裝材料和體育文化用品等方面,用途十分廣泛,包含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三種主要產品以及其他人造板。 ”肖小兵介紹道,2019年中國刨花板產業共投產刨花板線13條,總生產能力達3716萬立方米/年,在2018年基礎上增加11%。投產纖維板線8條,總生產能力達5215萬立方米/年,在2018年基礎上增加4.7%。投產膠合板生產企業近400家,總生產能力達5215萬立方米/年,在2018年基礎上增加4.2%。
近年由于在供給側改革中,許多企業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引進先進的人造板生產線,提高了產品數量和質量,經濟效益得到顯著提高。同時,2016年至2018年,我國木材產量穩步提升,也為人造板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較為充足的原料供應。
“中國人造板產業’十三五’開局良好,發展平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發展質量不斷提升。隨著綠色發展和創新發展不斷推進,中國人造板產業必將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 ”肖小兵說。
綠色消費正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方式,環保綠色優質人造板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中國人造板產業技術進步和裝備升級促進了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環保綠色優質人造板產品的供給不斷增加。同時,激烈的市場競爭將倒逼企業不斷創新。開發新的環保、安全生產工藝和設施,開發有效降低能耗的技術和裝備成為人造板裝備制造創新發展的方向和動力。開發滿足不同功能需求的特殊功能性人造板產品成為部分企業占領細分市場的創新點,功能性人造板產品將不斷涌現,品種不斷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