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我們的明星產品活心丸(濃縮丸)進入醫保目錄、入選中國家庭常備心血管藥物,得到廣大患者的認可。而尖吻蝮蛇凝血酶這個1類新藥已也進入三期臨床。截至目前,我們共有200多種規格藥品從經開區的生產線走進千家萬戶。”12月19日,悅康藥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的成績背后離不開中心對我們的大力幫助。”
這個中心就是正式入駐經開區才半年多時間的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其實中心支持的不僅有悅康藥業,區內企業康龍化成也是他們支持的對象之一。前段時間,康龍化成在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赴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康龍化成是我們中心ABO(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成員之一,近年來我們在引培人才、服務人才落戶等方面給了康龍化成很大的支持,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康龍化成快速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我們中心和經開區有很深的淵源,早在數年前我們就十分關注經開區生物醫藥企業。去年6月,中心更是全部搬遷至經開區,到今年初正式入駐。”該負責人介紹說,“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面向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提供專業化服務,促進產業健康持續發展。近年來,中心不斷推出服務產品,并與政府有關部門、科研機構、知名學府、制藥企業及學術團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目前,中心形成了項目管理和成果轉化、信息服務與戰略研究、事業拓展和招商引資、會展策劃和科技傳播、國際合作和公共關系等專業工作平臺。”
其實,該中心選擇落戶于此也和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大背景息息相關。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開區的生物醫藥產業在北京是跑在前列的,高端企業在亦莊落戶發展,形成了人才集聚、企業集聚和創新要素集聚,這些有利因素像滾雪球一樣,也讓區域更具競爭力,同時也帶來了活力,這個也是中心最終選擇入駐經開區的原因之一。
“北京生物醫藥中心入駐經開區,這對于完善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生態來說無疑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撐。”經開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如今,經開區已有包括拜耳、賽諾菲等世界百強企業,GE、阿斯利康、島津等國際醫療影像診療行業知名企業,施樂輝、捷邁等國際骨科領域領先企業,同仁堂健康、同仁堂科技等中醫藥龍頭企業,形成涵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產業等領域的完整產業鏈。今年1-3季度,經開區生物工程和醫藥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80.4億元,增速達14.3%。
目前,經開區有各類生物醫藥企業1100余家,形成了涵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產業等領域的完整產業鏈。累累碩果的背后,是經開區對生物技術及大健康產業的精心布局和大力扶持,一方面引增量、保存量、促創新,推動產業穩定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建平臺、補短板、強基礎,保證產業持續發展的后勁。
值得關注的是,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建立起了完善的創新服務體系,匯聚眾多行業領軍人才,具有發展穩定、效益優、納稅高、能耗低、占地小、污染少等特點,符合首都“高精尖”產業定位。
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心將積極對接經開區有關部門,結合北京市科技創新中心總體定位,重點圍繞生物技術、靶向藥物、細胞治療、基因檢測、智能醫療器械、遠程醫療等新興業態,強化載體建設,完善服務體系,引培重點企業,推動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的良好發展。
上一篇:唐人:構建泛家裝行業發展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