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的一號文件指出,要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輪作補貼和產油大縣獎勵力度,集中支持適宜區域、重點品種、經營服務主體,在黃淮海、西北、西南地區推廣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在東北地區開展糧豆輪作,在黑龍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區、寒地井灌稻區推進水改旱、稻改豆試點,在長江流域開發冬閑田擴種油菜。開展鹽堿地種植大豆示范。支持擴大油茶種植面積,改造提升低產林。可見,油茶產業的發展再一次得到了國家的重視。
穩糧擴油: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面對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硬任務更是底線。油茶產業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對油茶企業來說,應緊跟國家調整優化農業種植結構的步伐,加強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建設,在擴大油茶種植面積,改造提升低產林的技術應用、研發推廣等方面做出應有貢獻。
來自全國油茶核心產區衡陽的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截止到2021年,已擁有高標準油茶示范種植基地4萬多畝,在全國范圍內,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油茶基地56萬畝,擁有高標準良種育苗基地500畝。此外,2020-2021年大三湘通過林地清理、密度調整、劣株更換、樹體改良、土壤改良、合理施肥、花果調控、有害生物防治等技術措施,對2000余畝的低產油茶林進行了改造,預計最高每畝產油可達50公斤。
科技創新: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
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農業現代化建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一環,也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農業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農機裝備研發應用和技術應用集成示范等方面對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撐。
走進大三湘的工廠車間,沁人心脾的茶油香撲面而來。一條行業領先的鮮果鮮榨生產線,改變了曬干茶果才能榨油的傳統工藝;同時又結合鮮榨生產工藝,開創了油茶鮮果連續制油工藝,茶果制成茶油只要3小時。企業負責人介紹:“出油率提高,生產更高效。公司研發的冷榨冷提、鮮榨冷提技術,還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獎、梁希林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林業產業創新獎、湖南創新獎等獎項。”
值得一提的是,大三湘計劃投資1億元,依靠科技進步,在茶葉、茶花、茶果、茶油、茶粕、精深加工上尋找實現大規模應用的產品,包括但不限95%高純度茶皂素的大規模生產、離子化小分子茶油、醫藥保健型鮮榨茶油深加工系列產品以及經生物技術發酵加工成天然酵素的洗滌劑產品等,用科技創新為強化現代農業提供有力支撐。
三產融合: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和物質基礎,而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簡稱“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則是最為重要的抓手。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就如何持續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給出了具體路徑,并強調了發展重點,即從拓展農業多功能性入手,不斷挖掘鄉村的多元價值,重點通過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產業,來實現農村三次產業協同發展,提升農業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讓農戶共享增值收益。
經過了14年的探索和發展,大三湘實現了從茶油到衍生品的全產業鏈覆蓋,建立了“從茶山到餐桌”、“從國內到國際”的全渠道營銷體系。自2020年起,不僅以互聯網思維為破局利劍,構建起C2F消費者互聯網模式,不僅打造了全國首個“油茶莊園”認養模式,開創油茶莊園3個,未來還將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聯動電商自營店鋪、文旅產品、油茶工坊及各渠道方,通過數字化營銷,不斷創新升級。
堅守初心:牢牢守住兩條底線
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圍繞“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兩條底線,突出年度性任務、針對性舉措、時效性導向,對于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大三湘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國家油茶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始終堅持以“振興油茶民族產業,帶動千萬農民致富”為使命,構建了以農民、會員、員工三者結合的“心聯網”運營模式,在油茶產業的發展中與基地農民結成了命運的共同體,為農民制定了一年脫貧,三年小康,五年致富的計劃。通過直營模式、領辦合作社模式、訂單形式帶動合作社、委托幫扶等模式,帶動48000戶農戶脫貧增收,安置就業500人,為2020年結束的脫貧攻堅之戰貢獻了一份力量,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贊賞,并榮獲“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湖南省級扶貧龍頭企業等稱號。
在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來臨之際,油茶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產業,大三湘仍要堅守初心、勇挑重擔,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助力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