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祖國西北,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在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南山花牛蘋果基地,連片的蘋果樹生機勃勃。正值采摘季節,果農忙著采摘、分揀、轉運,準備將蘋果銷往全國各地。
農民采摘花牛蘋果
目前,天水花牛蘋果暢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6年以來,天水花牛蘋果已連續8年榮登中國果品品牌價值榜,品牌價值由27.14億元增長至62.77億元?!盎ㄅLO果”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甘味”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甘肅省進入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的5個特色農產品品牌中唯一的蘋果品牌。
這里的蘋果何以如此出眾?
因地制宜 迭代升級
山東棗莊的石榴,陜西柞水的木耳,廣西來賓的甘蔗……這些年,總書記的考察中,各地“土特產”頻頻亮相。
鄉村振興,要靠產業帶動。產業振興,要在“土特產”這3個字上下足功夫?!巴撂禺a”的“土”,講的是基于一方水土,開發鄉土資源,其中就蘊含著產業發展必須因地制宜的道理。
在麥積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業重點抓產業、產業優先抓果品、果品突出抓蘋果、蘋果著重抓花牛?!丙湻e區所在的天水市,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南北氣候條件兼而有之,賦予花牛蘋果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當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現代山地果業,促進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天水市深入實施現代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和果品產業迭代升級工程。全市累計建成花牛蘋果標準化示范園60個,花牛蘋果種植面積78.6萬畝,產量159.8萬噸,年創產值49.8億元。
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全市圍繞花牛蘋果生產、加工、銷售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了一批上聯市場、下聯基地的蘋果產業化新型經營主體,推進蘋果全產業鏈建設。全市現有市級以上蘋果營銷企業106家,其中國家級3家。培育蘋果電商營銷企業53家,在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建設蘋果銷售網站500余家,銷售額達14.3億元。
提高防災減災能力。針對霜凍、冰雹等自然災害影響花牛蘋果產業發展問題,天水市出臺果園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獎補方案(試行),累計建成花牛蘋果防災基礎設施1.6萬畝。推進農業保險增品擴面提標降費,基本構建起花牛蘋果產業風險保障體系。在麥積區、秦安縣探索開展了蘋果“保險+期貨”試點,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
天水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2022年以來,麥積區緊緊抓住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契機,立足花牛蘋果產業優勢,大力推進全環節提升、全產業融合、全鏈條增值、全要素保障,實現了花牛蘋果產業質量效益雙提升。建設園區孵化基地2000平方米,新建擴建果品分揀線6條、中小型果品交易市場10個,產品冷鏈流通率達到60%。此外,大力推動林農文旅融合發展,2023年果品產業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2.67億元,同比增長15%。
產業集聚 融合發展
甘肅是中國蘋果種植面積第二大省,從隴南、天水的淺山丘陵到隴東南的黃土大塬,漫山遍野的蘋果樹撐起了“甘果”的溫柔一面。
處在世界公認的優質蘋果黃金生長帶,作為傳統山區果業種植區,天水市著眼“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目標,整體推動現代果業高質量發展。天水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在天水,果樹樹高一般控制在3到4米,二級干一般控制在10到15枝,枝干呈螺旋狀分布,保證每個蘋果都有充足的陽光照射。同時,全面抑制雜草,保持水分,使用防霜機與滴灌技術減少氣候對蘋果產量的影響。
2022年,麥積區聚焦花牛蘋果產業,制定出臺《麥積區果品改良培優果園提質增效和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獎補方案》,整合各類資金2.6億元,撬動社會資本12.39億元。
2023年以來,天水市通過以獎代補改造提升老舊果園3.15萬畝,創建果園改造提升示范點22個8798畝;調整優化樹種、品種結構,換優蘋果新品種180畝,建立綠色提質增效示范園1000畝。
除了做好一產,天水市還大力推進蘋果產業集聚融合發展。
天水市堅持引進培育雙管齊下,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隊伍,產業園內種植、加工、倉儲、營銷及關聯果品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達662家。引導園區經營主體與鄭州期貨交易所、京東集團等知名企業,合作共建天水花牛蘋果交割倉和產地供應鏈倉,新建果蔬保鮮庫45座,新增庫容5.2萬噸,園區蘋果年貯藏能力達到32.9萬噸。
品種是打造農產品區域品牌的核心。
在保護原有10個花牛蘋果老品種基礎上,天水市持續引進推廣新優品種和技術,栽培模式由傳統的喬化大冠栽培向矮砧密植模式轉變?;ㄅLO果主栽品種更新至“瑪斯特”等第六代,全市花牛蘋果優質商品果率超過78%。同時,組織引進花牛蘋果新品種28個、優良砧木品種5個,示范建設果園防災減災設施1.3萬畝,引進推廣果園挖溝、除草、噴藥、施肥等先進農機具4550臺(套),產業園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2.5%。
增動力、添活力。近年來,麥積區形成了蘋果種苗繁育、種植、貯藏和蘋果脆片、蘋果白蘭地、蘋果細胞水深加工的全產業鏈,探索蘋果加工由單一果汁向果品脆片、果脯、含片、果粉、果泥等多樣化加工品拓展。同時,聚焦創新科技研發、眾創空間、科教興區等政策措施,提升園區科技支撐水平,市、區農業農村部門、龍頭企業與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邀請專家指導產品開發與技術攻關,先后對1200余名技術骨干開展了專業技能提升培訓,引進了120名科技人才。
花牛蘋果在海內外打響品牌,靠的就是因地制宜選對路和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方式。
聯農帶農 農民增收
麥積區南山花牛蘋果基地的花牛蘋果馳名中外。該基地于2005年啟動建設,涉及3個鎮25個村,現有蘋果種植面積15萬畝,是全國規模較大的元帥系蘋果生產基地和集果品生產、科技示范休閑觀光、多元教育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園。
南山花牛蘋果基地技術人員介紹,基地根據果農多年總結的管理模式,定量生產單果管理確保全優。按照“黨支部+協會+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園+公司+合作社+農戶”“產業園+龍頭企業+合作社+訂單”等聯農帶農發展模式,加強與龍頭企業、經銷商合作,健全營銷體系,豐富營銷手段。通過土地流轉、吸納就業、支付薪金、分發紅利、墊付農資、技術指導、銷售果品等方式,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花牛蘋果既種得好又賣得好。
2023年,基地實現果品總產量22萬噸,總產值6億元,區域人均果品純收入突破8000元,帶動4.13萬人實現增收。產業園核心區建設的冷鏈物流項目和批發交易市場等項目實行入股分紅,村集體平均增收17.07萬元。
花牛蘋果產業已成為天水的特色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著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專家鐵丁介紹,在產品結構性過剩態勢下,天水花牛蘋果的發展模式給果品品牌建設提供了有效的破局之道。一是充分展現品牌的“三個世界”價值,兼具歷史人文世界、綠色生態世界、品質美味世界3個維度的優勢,憑借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孕育出了獨具魅力的天水花牛區域品牌;二是注重產業集聚,形成產業集群和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判斷區域品牌建設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特色現代山地果業為“給本地人幸福、給外地人驚喜”提供了可行性路徑。
小果品、大民生。越來越多的“土特產”正成長為大產業、大品牌,為鄉村產業發展贏得滿堂彩。
(本文圖片均由天水市林業和草原局提供)
下一篇:揭秘河北寬城板栗為什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