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科技創新是關鍵。一年多來,中國林科院舉全院之力,瞄準“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區域生態治理的卡點、堵點和難點,全力推進十大孔兌綜合治理示范區等15個科技高地的建成和落地,為全面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提供科技支撐源動力。
為什么要打造科技高地?
——“高”在支撐科學決策
實施“三北”工程是國家重大戰略。總書記強調,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打一場“三北”工程攻堅戰,把“三北”工程建設成為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
中國林科院首席科學家盧琦說,當前,我國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現出“整體好轉、改善加速”的良好態勢,但沙化土地面積大、分布廣、程度重、治理難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變。新時期的“三北”工程要更加注重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要素,充分發揮科技在“三北”工程中的作用,科技站位前移、內置,盡快提升與國家重大戰略相匹配的科技支撐能力。
2023年8月27日,國家林草局在中國林科院沙漠林業實驗中心掛牌成立三北工程研究院,盧琦擔任三北工程研究院首任院長。
盧琦表示,中國林科院于2009年6月17日就成立了荒漠化研究所,是國內專門從事荒漠化全領域研究的國家級機構。這次掛牌成立三北工程研究院,全面支撐新時期“三北”工程建設,充分體現了國家林草局黨組對科技治沙的高度重視。
為把國家林草局黨組的部署要求落實好,中國林科院第一時間研究設立“新華林場生態功能評估、服務價值核算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應急專項,并啟動“黃河幾字彎岸線控沙、光伏治沙關鍵技術集成與研發”“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近自然修復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應用”“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風沙口流沙治理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3個“三北專項”一期項目,為三大標志性戰役區域的生態治理提供技術集成示范。
2023年12月,中國林科院印發通知,結合現有研究基礎,在三大標志性戰役區域部署打造15個三北科技高地,力爭將科技高地打造成為三北綠色長城的“烽火臺”,全院15支科技特派隊簽署了院基本科研業務費“三北專項”軍令狀。自此,打造“三北”科技高地成為打贏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的重要科技攻關目標路徑,更是中國林科院踐行總書記關于科學防沙治沙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行動。
怎么打造科技高地?
——“高”在堅持系統治理
對于如何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系統觀念,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要突出治理重點,全力打好三大標志性戰役;要堅持科學治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中國林科院院長汪陽東表示,總書記關于“三北”工程建設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科學闡述了如何從宏觀和微觀、整體和區域、戰略和戰役等層面統籌推進荒漠化綜合防治,既為科技高地建設提供了總的遵循,更指明了實現方法路徑。
汪陽東強調,科技高地建設要運用系統思維,重點推動“四個融合”。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推動科技高地與工程建設融合。要全面了解科技高地所在地區工程建設科技需求,制定嚴格的包片蹲點工作計劃,把科技高地的旗幟插在“三北”工程建設區的核心示范區,發揮科技示范引領作用。
二是加強基礎研究,推動生態系統要素融合。通過吸引信息、遙感、地質、材料、農業等學科人才開展交叉學科研究,深度揭示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的互作過程及功能形成機制,構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生態屏障建設技術體系,全面提升荒漠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三是加強平臺建設,推動全球科研力量融合。做實做好三北工程研究院,以三北工程研究院為平臺匯聚全球荒漠化防治力量,通過承擔“三北工程攻堅戰關鍵技術研發”揭榜掛帥項目等,全力以赴開展集中應急攻關。
四是加強院地合作,推動科技高地與地方發展融合。強化與13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草部門的緊密對接,通過蹲點調研了解基層科技需求,達成科技高地共建協議,聯合推進相關技術成果與地方“三北”工程建設任務深度融合。
汪陽東表示,“三北”工程建設以來,科技力量始終為工程攻關方向、治理目標與重點任務的確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未來的科技高地,將通過落地項目、集成技術等措施,建設可示范、可推廣的“樣板間”,打造“三北”工程建設的“制高點”。
科技高地建得怎么樣?
——“高”在樹牢成果轉化應用導向
總書記在內蒙古巴彥淖爾考察時強調:“科研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實踐中形成的真知變成論文,當黨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專家。”
中國林科院分黨組書記葉智表示,總書記強調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當黨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專家,飽含著對廣大林草科研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我們要加快轉變觀念,在推動“三北”科技高地建設中,牢固樹立成果轉化應用鮮明導向,堅持以科研成果轉化應用成效論英雄。
為了把科技高地建設成為“三北”工程攻堅戰的科技先鋒,中國林科院遴選出120余名業務骨干,組建15支科技特派隊,院所(中心)領導掛帥擔任隊長,奔赴“三北”工程建設前線,加快推進實用新技術新模式集成示范,現已取得初步成效,其中10個高地取得了階段性重要進展。
科技高地集成示范了中重度鹽堿地生態經濟林與林下中藥材復合高效經營、“光伏+治沙”“141”草光互補、“中棗1號”免開甲良種配套寬行密植等6項新模式,提出了十大孔兌與砒砂巖地區生態治理與產業協同、新華林場生態功能與服務價值評估、塔克拉瑪干沙漠生態智慧用水與補水等4個新發展策略,成果累計示范推廣近50萬畝,為解決脆弱生態系統恢復難、鹽堿地利用難、人工治沙成本高、生態產業融合度低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時代課題是科學創新的驅動力,也是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葉智表示,打贏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是新時期林草科研工作者的時代課題,打造新“三北”科技高地是中國林科院全體科技工作者的時代課題,要在答好時代課題中成就“大我”、實現“小我”,爭當林草科研的真博士、真專家。
下一篇:數字化賦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