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茶葉總產量與農業產值繼續增長,產品質量持續向好,內銷市場有所回暖,消費人群年輕化程度進一步提升,出口量額受國際利好影響創下新高,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速度加快。但同時,受宏觀發展態勢不明朗和政策面的影響,金融投資明顯減弱,消費總量增速持續趨緩,去庫存任務依然艱巨,傳統渠道有待轉型升級,新舊理念的磨合尚需時日。2019年全國干毛茶產量為全國干毛茶產量為261.6萬噸,比上年增加12.0萬噸,增幅4.8%。2019年全國18個產茶省(區、直轄市)茶園面積總面積4395.6萬畝,同比增加123萬畝,增幅為2.9%,比上年略有下降。采摘茶園面積3400萬畝,同比增加190萬畝。2019年,全國干毛茶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達到2157.3億元,比上年增加207.7億元,增幅10.65%。國內茶葉年銷售量達到191萬噸,較前一年增長9.3萬噸,增幅為5.1%;市場內銷售額達到2661億元;銷售均價為139.3元/公斤,同比增長5.2%。高檔茶價格平穩、銷量略減,中低檔茶的價格差距繼續縮小,價格略升、銷量穩增。據我國海關數據,中國海關數據,2018年中國茶葉出口總量達36.5萬噸,同比增長2.66%;出口額達17.8億美元,比增10.1%;出口均價4.87美元/公斤,同比增長7.27%。盡管國內茶葉行業已形成控制產能的共識并付諸行動,但茶葉生產增速仍高于消費與出口,各種隱憂影響著茶葉消費市場的建設,發展中存在諸多矛盾與困難。
與此同時,由于民眾健康意識增強,產品消費進階迭代,具備“休閑化、社交化、標簽化”新屬性,代表全新生活方式的茶飲行業快速崛起:一方面是它吸納了碳酸飲料、酒精飲料、瓶裝果汁以及速溶咖啡等快消品的市場,另一方面是它吸收了其他餐飲品類的市場,例如傳統奶茶、咖啡廳、茶社部分消費人群也被匯聚到這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茶飲料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自2001年起,我國茶飲料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并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已成為茶產業中的重要支柱;而中信證券的數據則表明,茶飲行業的潛在市場規模在400億元至500億元。行業的崛起吸引了資本的青睞,如劉強東投資了因味茶、美亞投資了一點點、豐瑞資本投資了關茶、天圖資本投資了奈雪的茶、IDG投資了喜茶,這一系列的融資充分證明了新式茶飲在國內的崛起及其在茶產業發展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以星巴克為代表的歐美精品咖啡文化,講究更具個性化、更高品質的精品咖啡豆,采用用手沖、冰滴、虹吸等意式與美式精品咖啡制作手法,重視顧客在咖啡店的體驗,以文化為導向,構建服務體驗和服務創新的基礎,悄然改變國人對傳統速溶咖啡的認識,使得歐美咖啡文化迅速在國內一、二線城市興起,國內咖啡消費正由一種消費的時尚轉變為消費的習慣;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咖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中國咖啡消費市場已經保持了10年的高速增長,而且每年市場增長速度為15%以上。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旨在延續和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一帶一路”戰略涵蓋國家和地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茶葉與咖啡生產和消費地區,茶與咖啡分別成為當地國民的生活內容,形成了相應的文化。茶文化與歐美的咖啡文化作為一種文化軟實力可以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實現各國家在經濟往來的同時,進行文化的交流。
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提出的“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茶葉作為我國傳統特色農村農業產業、茶區經濟支柱產業及文化傳承的重要經濟作物,具有極大的社會價值與經濟意義。在我國2800多個縣(市、區)中,產茶縣(市、區)就有900余個,涉茶人口8000萬,其中更有150多個縣的農業主導產業是茶葉。盡管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產茶國,但茶產業大而不強、大而不精、大而不彰。當前,消費結構加快升級,脫貧攻堅加快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實施,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茶產業發展迎來難得的機遇。要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聚焦重點、突破難點,做強茶產業,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助力農業轉型升級,大力弘揚中國茶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
當前,茶飲與咖啡行業的快速發展也促使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品牌同質化現象嚴重,品牌壽命周期短,產品品質參差不齊,上游供應鏈整合能力孱弱,專業型人才等問題也困擾行業的縱深發展,進而影響整個產業發展的格局。因此,迫切需要提高行業的專業化管理水平,改變行業無序發展及惡性競爭行為,有效整合上下游產業鏈資源及對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大力發展茶飲咖啡行業協會是提高行業組織化、管理專業化的重要途徑。
因此,為積極貫徹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做強茶產業,做大茶品牌,提升“中國茶”國際影響力,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為加強對茶飲咖啡行業專業化的管理與指導,使其盡快走上規范化、專業化和市場化管理的軌道,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指導下,經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的批準,我們成立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生態茶與咖啡分會,旨在:
一、主要任務是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林業產業有關的重點工作的總體部署,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整合森林生態茶與咖啡行業產品、技術、人才、渠道、信息等資源,創建森林生態茶和咖啡這一新業態,樹立行業品牌。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開發林下生態產品,振興林下經濟,為會員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二、 主要業務范圍是(一)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林業產業方面方針政策,推進生態茶與咖啡產業的發展與建設,宣傳與推廣生態茶與咖啡產品。建立和完善生態茶與咖啡產業發展規范,協助政府相關部門制定該產業的發展政策和產品標準,推動行業準入認證。
(二)調查分析國內外茶葉和咖啡行業相關信息,研究探索行業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提供行業咨詢服務,為行業供應鏈建設提供信息支撐;建立會員征信體系,維護行業公平競爭秩序,保障和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
(三)推動行業創新投融資模式,組織行業優勢資源與市場對接,拓展行業優質資源價值空間,建立專項茶咖投資基金,為會員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促進行業深度發展;加強與國內外同行和跨界交流和合作,組織各類考察、學習和培訓,舉辦有關座談會、研討會和行業展會等活動。
(四)為會員單位提供品牌建設和宣傳推廣服務,開展“國家 3A 級森林生態茶與咖啡生產基地”和“國家 3A 級森林生態茶與咖啡飲品”認定工作。探索創新營銷服務模式,提升行業市場競爭力和話語權;建立產業預警機制,引導產業有序健康發展。
(五) 為保護國家茶樹特有的物種資源,對云南、貴州、四川等省份的古茶樹開展古茶樹的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工作,對珍稀古茶樹物種協助當地政府申請國家古茶樹森林公園的認定工作。
(六)為響應中央、國務院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對符合條件的茶葉主產區,分會將幫助當地政府發展茶旅小鎮,以茶促旅,以旅促消費,提高當地茶農收入,振興地方經濟。(作者系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生態茶與咖啡分會秘書長)
上一篇:美國茶葉進口和消費呈現喜人態勢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