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實現良好開局。據廣東省林業局14日消息,截至目前,今年廣東全省已完成林分優化提升203.65萬畝,森林撫育提升205.57萬畝,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是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之一。今年以來,廣東以適宜造林綠化空間和低質低效林分為優化重點,制定2023年營造林生產計劃,建立時間倒逼和長效機制,明確各地市、各縣(市、區)2023年人工造林、林分改造、撫育、封山育林等建設任務。
同時,廣東省內各地將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與國家儲備林、高質量水源林、沿海防護林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相結合,與松材線蟲病防治、油茶林營造、防火林帶建設等重點任務落實相結合,在全省掀起造林熱潮。
“增綠就是增優勢”“以綠為主,綠了就美了”,廣東秉承這樣的理念原則,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各地開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建設,營造更多綠色開敞空間。開年至今,廣東各地依托基礎條件較好的森林公園、郊野公園、濕地公園等已建或擬建的公園及其他載體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發動社會各界參與,積極打造了193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實現縣級行政區域和省屬國有林場全覆蓋。
比如,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將修復與優化有機結合,開發出集工業特色、山水園林、休閑觀光于一體的大型開放式生態公園;清遠市連南縣打造高標準油茶示范基地,在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方面作出示范;惠州市惠東縣好招樓濕地公園將周邊山海田園串聯成一條美麗的海濱生態旅游觀光帶、風景線。
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示范點建設在全省范圍鋪開,廣東各地創建森林城市步伐加快,城鄉一體共同繪就山水林田湖草相融共生的生態畫卷,讓“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成為廣東越來越多地方的實景。
當前,廣東省林業局正抓緊抓實2024年造林綠化準備工作,組織指導各地的保障性苗圃培育以鄉土闊葉樹種為主(包括珍貴樹種)的林分優化苗木8000多萬株,推進8個優質苗木儲備基地建設,計劃采購儲備榕樹、樟樹等縣鎮村綠化苗木100萬株等,確保2024年“手中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