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山林、十里河谷,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龍門山鎮坐落在一片綠水青山中。
龍門山鎮森林覆蓋率86.7%,全年空氣優良天數95%以上,素有“天然氧吧”“避暑天堂”之稱,境內有大熊貓國家公園、龍門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近年來,龍門山鎮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做優做強現代文旅、森林康養、山地運動主導產業,積極打造“三九大”旅游融合發展新高地、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領頭雁和國際山地運動目的地,將好風景轉化為好錢景。
保護和效益相融合。龍門山鎮將生態保護融入發展效益之中,扎實構建“一廊兩心三區四創”的城鎮空間布局和產業發展格局,重塑宜居宜業宜游鄉村形態。積極探索“居住在城鎮,產業在鄉村”的城鄉統籌融合模式,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并重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搶抓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建設機遇,啟動以寶山旅游度假區為依托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領頭雁建設,積極探索全國首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大熊貓國家公園一般控制區特許經營權試點,創建全國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示范村。
生態和發展相融合。龍門山鎮加快轉化自然、功能、經濟價值。轉化自然價值方面,充分利用鎮域內自然資源,以豐富的場景進行串聯,形成了綠道成網、康養成品、公園成形的秀美鄉村。其中,寶山村榮獲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天府旅游名村,龍門山鎮漁江楠村、龍源村榮獲第二批四川省鄉村旅游重點村等稱號。轉化功能價值方面,因地制宜發展現代文旅、森林康養、山地運動產業,形成云上極限登山、云中戶外探險、云下休閑健身的產業格局。目前,全鎮已建成國家4A級景區寶山旅游區、魚鳧濕地等6個核心景區。其中,寶山旅游區獲得四川省級生態示范區、四川省級旅游度假區等稱號。轉化經濟價值方面,打造特色農旅文創品牌,聚焦冷水魚、中藥材、竹筍、茶等特色產業,推出“鱘龍盒”“蜂蜜泉飲”等特色產品。2023年,龍門山鎮游客接待量達435萬人次,旅游綜合性收入突破12億元。
群眾與集體相融合。龍門山鎮創新集體經濟經營機制,推動呈現新業態、新場景。整合鎮域集體經濟資源,提升集體經濟競爭力,形成“1+C+N”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聯合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成立鎮級鄉村發展有限公司,統領全鎮集體經濟發展,鼓勵“跨村聯營”項目開發,成立“N”個鄉村旅游發展項目公司,重塑鎮域集體經濟發展形態。目前,該鎮打造“龍門酒肆”等新消費場景3個,更新熊貓運動公園等露營點位5個。鎮村兩級集體經濟資產總規模超過110億元,實現集體經濟經營收入5.2億元,帶動群眾人均增收2891元。
與此同時,引導村民更新改造不同規模尺度居住區、農家樂、餐飲店等生產生活場景,豐富和培育多元業態。通過黨員帶頭、規劃引導、政策激勵等措施,撬動村民自籌資金超2000萬元,完成20余家農家樂更新工作,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3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