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2023年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單位認定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各計劃單列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內蒙古、吉林、長白山、龍江、伊春森工集團及各有關單位:
森林康養產業是最普惠、最公平的生態民生福祉,已經成為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成為了實施健康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成為了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有效途徑,成為了各地黨委政府推動生態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區域經濟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抓手,為進一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全國“兩會”精神,落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關于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林改發[2019]20號)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的《林草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林規發[2022]14號)有關要求,深入推進科學、合理利用林草資源,為社會提供多層次、多種類、高質量的森林康養服務和產品,不斷增進生態民生福祉,服務現代化強國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對于團體標準制訂、應用、推廣的有關要求,按照國家林業局《森林康養基地質量評定》(LY/T 2934-2018)和《森林康養基地總體規劃導則》(LY/T 2935-2018)兩項行業標準及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全域森林康養建設規范》(T/LYCY 2038-2022)、《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標準》(T/LYCY 012-2020)、《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認定實施規則》(T/LYCY 013-2020)、《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認定辦法》(T/LYCY 014-2020)、《森林康養基地命名辦法》(T/LYCY015-2020)以及《森林康養人家標準》(T/LYCY 1026-2021)等團體標準,進一步加快促進全國森林康養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經研究決定,2023年將遴選部分自愿采用和符合森林康養相關標準要求的單位開展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單位的認定工作。本次認定類型分為“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市”、“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縣(市、區)、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鄉(鎮)”、“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基地”和“中國森林康養人家”。請各單位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認真遴選和推薦具備基本條件和發展潛力的單位,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請認定主體類型
(一)市(自治州、盟)、縣(市、區、旗)、鄉(鎮、街道、蘇木)人民政府。
(二)具有法人資格的國有、集體、民營或混合制經營權的各類企事業單位(包括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林場、生態產業園區、生態露營地、戶外體育基地、自然教育基地、溫泉度假村,養生、養老、休閑、拓展、中醫藥旅游基地,美麗鄉村、森林鄉村等相關產業投資、管理、運營法人單位)。
(三)經工商或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生態休閑農莊、特色民宿、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林場、生態農場、森林人家等經營實體。
(四)其他具有法人資格的森林康養產業相關建設經營實體等。
二、認定要求
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市、縣(市、區)、鄉(鎮)認定要求:
(一)地方黨政部門高度重視森林康養。把森林康養納入了政府議事日程,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相關工作向森林康養工作傾斜,積極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
(二)森林康養環境優良。區域內森林等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林木覆蓋率)50%以上,林區天然環境健康優越,林相優美,負氧離子含量高。景觀資源豐富,氣候條件適宜。區域內自然水系水質在二級及其以上,大氣等環境指標優良。周邊無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音)聲污染、土壤污染、農藥污染、輻射污染、熱污染等污染源。
(三)基礎設施完善。具備良好的交通條件,區域內部道路體系完善,可達性較好。康養步道、康養酒店、康養中心、芳療中心、運動康復中心、配套設施等布局合理,導引系統完備,相應設施完善。水、電、通訊、接待、住宿、餐飲、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齊全,符合行業標準并能有效發揮功能。
(四)森林康養服務產品豐富。區域內具備與康養主體功能相適應的森林康養服務;擁有具備森林康養特色的森林食品、飲品、保健品及其它相關產品的種植、研發、加工和銷售等產業。
(五)醫療設施條件健全。區域內醫聯體完成情況良好,中西醫醫療設施配套完善,醫養結合工作開展取得一定成效,養老服務機構和服務能力齊全。中藥材資源豐富,中醫藥事業發展良好。
(六)管理機構和制度健全。區域內擁有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的多種經營主體,且分布比較均衡,具備形成全域森林康養產業集群的發展潛力。運營管理機構健全,具有相應的管理人員和康養專業人員隊伍。
(七)安全保障有力。基地選址科學安全,康養設施及場地符合安全標準。具備救護條件,應急預案可操作,消防等應急救災設施設備完善。區域內森林資源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完善,3年內未發生過嚴重破壞森林資源案件或森林災害事故。
(八)信譽良好,帶動能力強。區域內重點建設的森林康養基地項目土地權屬清晰,無違法違規占用林地、農地、沙地、水域、灘涂等行為,基礎設施建設合法合規,經營主體依法登記注冊,3年內無重大責任安全事故。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具備一定的接待規模,經濟社會效益明顯,社會反響好。帶動當地就業和增收效益明顯,有效推動鄉村振興。
(九)初步形成森林康養產業融合體系。能較好融合醫療產業、體育產業、教育產業、中醫藥產業、旅游產業等,且森林康養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產業產值達到一定規模,形成“共融共生、一業帶多業”的發展格局。
(十)政府編制了相應的全域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規劃。出臺了森林康養產業相關扶持政策。
優先條件:已經實施了財政、金融、稅收、土地等扶持政策的優先入選。
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基地認定要求:
(一)自然資源條件
1.具備一定規模的森林資源,并符合《森林康養基地質量評定》標準規定;基地面積不小于50 hm2的集中區域,基地及其毗鄰區域的森林總面積不少于1000 hm2,基地內森林覆蓋率大于50%。
2.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地理和氣候資源、名勝古跡,包括古樹名木、古屋、古橋、古道、古街(巷)、歷史淵源、民族特色以及豐富的林下經濟產品和中藥材資源。
3.經營區域內森林資源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完善,三年內未發生過嚴重破壞森林資源案件或森林災害事故。
4.林區天然環境健康優越,負氧離子含量高,周邊無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農藥污染、輻射污染、熱污染、噪聲污染等污染源。
(二)基礎設施條件
1.具備良好的交通條件,外部連接公路至少為三級標準,距離最近的機場、火車站、客運站、碼頭等交通樞紐距離不超過2h車程,可達性較好,基地內部道路體系完善。
2.森林浴場、森林康養步道、康養酒店、康養中心、芳香療法中心、運動康復中心等康養配套設施等布局合理,導引系統完備,無障礙設施完善。
3.水、電、通訊、接待、住宿、餐飲、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齊全,符合行業標準并能有效發揮功能。
4.申報認定基地應具備正在建設或已經規劃建設:森林康養設施(如森林浴場、森林康養步道、森林康養中心等);中醫藥康養服務設施(如中醫藥養生館、禪修冥想、溫泉藥浴、藥膳食療、康復理療場所等);自然教育體驗設施(如自然科普館、自然體驗徑、森林學校等);運動體驗設施(如運動健身、森林馬拉松、登山、攀巖、滑索、跳傘、蹦極、漂流、滑雪、冰雪運動等);休閑度假體驗設施(如自駕車宿營地、房車營地、度假民宿木屋等)。
(三)森林康養產品豐富
1.具備森林康養特色的森林食品、飲品、保健品及其它相關產品的種植、研發、加工和銷售等產業。
2.具有一定的特色森林康養項目,如食療、音療、芳療、香療、藥浴、禪修、冥想、太極、八段錦等。
3.具備森林康養為主題的文學、攝影、美術、詩歌、自然教育、持杖行走、森林馬拉松、太極、瑜伽等文化體育產品,森林康養文化體驗與教育多樣。
4.研發了圍繞“養身、養心、養性、養智、養德”五養的森林康養服務套餐,且形成了不同時長(如3天2晚、4天3晚、5天4晚等)不同主題(精神療愈、排毒養顏、減壓舒壓、自然教育及亞健康調理等)的服務產品體系。
(四)管理機構和制度健全
1.有一定數量經過森林康養專業培訓的服務人才隊伍(如森林康養師、森林運動康養師、森林康養療法師等)和運營管理人才隊伍。高度重視專業人才的培訓和引進,積極參與森林康養相關專業培訓和行業交流。
2.森林康養餐飲、康養活動、住宿服務等管理流程、技術規范或服務標準健全。
3.具有合格資質的安全保障專業服務隊伍和較為完善的安全保障服務體系。
4.編制了森林康養基地發展規劃或建設實施方案,現有設施設備按規劃實施。
(五)信譽良好,帶動能力強
1.土地權屬清晰,無違法違規占用林地、農地、沙地、水域及灘涂等行為,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合法合規,經營主體依法登記注冊,3年內無重大負面影響。
2.具備一定的接待規模,經濟社會效益明顯,帶動當地就業和增收效益明顯,有效推動鄉村振興,社會反響好。
中國森林康養人家認定要求:
(一)申請認定單位為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專業合作社、生態農莊、特色民宿、專業經營大戶、家庭林場,基地面積不小于25 hm2的集中區域,基地及其毗鄰區域的森林總面積不少于200 hm2。基地內森林覆蓋率大于30%,近成熟林超過30%,平均郁閉度0.4以上。
(二)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交通便利,可達性好,基地內部道路體系完善。具有一定的康養設施設備,如康養步道、運動場所、自然教育解說導引。
(三)具有一定的森林康養服務產品,開展自然教育、康體休閑、采摘、垂釣、拓展、徒步、房車營地、特色農林事體驗活動等。有鄉土特色飲食、鄉土產品或具有當地特色的民俗文化或手工藝文化遺產。
(四)編制了專業的森林康養(產業)規劃或森林康養基礎建設實施方案。
(五)具有參加學習交流的森林康養專業服務人才,具有較好的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
(六)帶動當地農民參與,促進當地就業和增收,有效推動鄉村振興。
(七)土地權屬清晰,無違法違規占用林地、農地、沙地、水域、灘涂等行為,基礎設施建設合法合規,經營主體依法登記注冊,3年內無重大負面影響。
三、認定程序
(一)報送認定材料
1.申請單位填報對應的《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單位認定申請表》(詳見附表),有特色的部分可以在申請表以外增加相應內容說明。要求電子版一份(一份word版本申請表和一份蓋章掃描件),紙質版一式三份(A4紙裝訂)。
2.森林康養產業專項規劃文本(方案),要求電子版一份。
3.八分鐘內時長的高清(1920x1080P)影像資料片。資料片內容以介紹申報的資源與文化條件、交通條件、接待能力、管理服務能力等為主,并配1600字以內的解說詞,資料片要求光盤(或U盤)一份,電子版一份。
4.基地圖片,包含基地實景圖片(3張,包含大全景、特色景點、標志建筑等),基地酒店圖片(3張,包含酒店全景、客房實景、特寫實景等),基地特色森林康養項目圖片(3張,養生溫泉、康養中心、康養活動等),基地團隊合照(2張,康養服務人員工作實景圖片、基地團隊合照),以上圖片提供需版權歸屬于申報單位。
5.合規用地承諾函以及自查報告,并附上土地利用備案、審批、使用佐證材料。
6.工商或民政部門登記注冊證書復印件和其他必要附件材料。
以上材料與《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單位認定申請表》合裝成冊。
(二)按程序申請
1.各申報主體將完整的申請資料報上一級林業主管部門蓋章推薦,并在上一級業務主管部門、機構或第三方媒體平臺上對合法合規用地、安全經營等事宜進行為期七天的公示,便于社會各界監督。
2.省林業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進行初審,符合條件的列入推薦名單,以推薦函形式發至我會。
(三)專家審查認定
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森林康養分會負責組織林草、民政、衛健、中醫藥、文旅、規劃等部門的專家對各地的申請材料進行綜合審查,審查分為預審查、審查(必要時進行現場查驗),提出審查意見。
(四)審查公示。為確保審查公開、公平、公正,根據專家審查意見,對達到森林康養試點建設要求的,在相關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
(五)名單公布。公示無異議后,我會將發文予以公布。
四、截止時間:2023年8月31日。請各地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積極組織轄區內符合條件的單位申請,并于8月20日前將初審后推薦函、申請材料(原件三套、電子版一套)、宣傳視頻光盤片寄至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森林康養分會,電子版文件發至指定郵箱。
五、工作要求
(一)各申請單位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填報基本情況,不得編造數據和情況。
(二)各推薦單位要本著少而精原則,推薦本轄區內的試點建設單位,成熟一個推薦一個,嚴格按要求把關。
(三)基地建設要實現正規化管理,對無康養基礎設施、無康養特色產業、無一定規模的康養客流、無森林康養專業從業人員、無康養規劃設計的單位不予受理。
六、聯系方式
傳真:010-82890922
郵箱:zgslky@126.com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李益輝:17744574997 15607319997(微信同號)
冷文濤:13126977311 15600905333(微信同號)
丁文華:18813109226(微信同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西路39號北大生物城南辦公區118室
附件:1.《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市(自治州、盟)、縣(市、區、旗)、鄉(鎮、街道、蘇木)認定申請表》
2.《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基地認定申請表》
3.《中國森林康養人家認定申請表》
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
202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