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洛南縣目前栽植核桃面積70萬畝,年產量4萬余噸,位居全省前列。近年來,洛南縣通過創新發展,持續改良核桃品種,擴大種植規模,提高核桃品質,延長產業鏈,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2021年以來,洛南核桃搭乘中歐班列出口銷售5180噸,秦嶺核桃走出大山,跨越大洋,走向了廣闊的國際市場。
“變”個顏色 核桃價格翻數倍
商洛種植核桃歷史悠久。這里,也是國家首批命名的中國核桃之鄉。然而,隨著核桃市場品種同質化加劇、產量遞增,洛南核桃的種植優勢無法轉換成經濟優勢,核桃產業一度衰落。市場競爭激烈,種核桃賣不到錢,青壯年勞動力就選擇外出打工。反過來又導致更多的核桃樹被荒廢,如此惡性循環,洛南核桃產業越來越低迷。
2015年,洛南縣董兆斌自費9.6萬美元從美國引進了100株紅仁核桃樹苗。2017年,把紅仁核桃樹枝嫁接到本地的樹種上。2018年,在商洛、渭南等地的3個縣建立紅仁核桃基地,在不同海拔條件下進行種植,持續提升紅仁核桃樹的豐產性以及抗病能力。經過多年的引種試驗研究,紅仁核桃于2019年被陜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林木良種。紅仁核桃仁色鮮紅、營養豐富、口感油香,很快得到市場認可。每公斤紅仁核桃的市場價在200元以上,是普通核桃價格的10多倍。核桃能賣出好價錢,群眾的種植意愿明顯變強。目前,洛南縣紅仁核桃累計種植面積5000畝,已掛果面積1320畝,產量15噸,產值300萬元。
引種試驗成功后,洛南的紅仁核桃走出商洛、走出陜西。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科研院所先后與當地企業合作引入紅仁核桃種植,已建成標準化示范基地1400畝、育苗基地300畝,栽培優質紅仁核桃苗木30萬株,實現年產值2500萬元。
“搭”個平臺 物流園區“鏈”全國
發力核桃全產業鏈、供應鏈平臺建設。早在2017年5月,洛南縣就建成了全國核桃交易中心,緊接著在洛南縣永豐鎮移民小區建成核桃大市場,把門面房無償供給核桃專業合作社使用,并安排群眾務工,加工核桃干果、核桃仁等產品。2022年,洛南又投資2.7億元,配套建成占地165.5畝,以核桃為主的農特產品倉儲、物流、加工、包裝、冷鏈及配套服務一體化的西北核桃物流園,可實現年加工核桃干果、核桃仁67萬噸,有力帶動了洛南核桃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洛南縣每年加工銷售核桃仁近3萬噸,有近一半核桃來自新疆、山西、甘肅等地。目前,在西北核桃物流園內還設有全國核桃價格指數發布中心。該中心每隔10天發布“新華·全國核桃價格指數”,是洛南縣引導核桃市場發展、強化核桃價格話語權的重要抓手。此外,洛南縣啟動運營了全國核桃交易中心線上交易平臺。西北核桃物流園不僅讓產業聚集,也讓秦嶺山區的搬遷群眾和核桃產業緊密聯系在一起。
目前,洛南縣核桃產業從業農民人均收入4500元,該產業已成為洛南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換”個思路 核桃殼變成全球“搶手貨”
2021年以來,洛南核桃常態化進入國際市場的同時,洛南縣大力支持對核桃殼廢棄物進行開發利用。目前,洛南縣的企業年加工核桃殼1萬噸,生產的核桃殼粉、化妝品用粉、核桃殼堵漏顆粒、貓砂等產品暢銷美國、加拿大、阿聯酋等多個國家。9月初,2023中國特色旅游商品大賽評選結果揭曉,新產品核桃殼貓砂獲得金獎。
2023陜西核桃產業發展大會暨中國核桃之鄉洛南首屆核桃節上,“陜西供港澳果菜洛南秦嶺山珍洛味緣種植基地”授牌儀式舉行。此前,商洛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商洛核桃”獲得歐盟商標注冊。乘著產業發展東風,洛南核桃正在跨越大洋,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