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68国产精品亚洲,国产精品自产自拍,欧美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午夜电影网

今天是: 登錄 | 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報刊網信 > 林草產業 >

探訪“秘境弄崗”守護者:中國喀斯特生物物種最后的“諾亞方舟”

發布時間:2024-01-03 21:31: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冬日的廣西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山蒼茫,風光秀麗。這里是白頭葉猴、弄崗穗鹛、弄崗狹口蛙的棲息繁衍之地。當地生態系統的唯一性,讓保護區的物種呈現多樣性豐富、特有種集中、新種層出不窮的特點,被譽為中國喀斯特生物物種最后的“諾亞方舟”。


  近年來,“秘境弄崗”的守護者在保護管理、科研監測、科普宣教上協同發力,探索走出了一條自然資源保護管理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路子”。


  用腳步丈量“秘境弄崗” 守護萬千生靈


  峰叢、洼地、石塔、雨林、溶洞……借助無人機的“眼睛”,保護區奇美的畫卷令人目不暇接,而一旦走進這山高林密之地,才能切身感受到里面地形之復雜,地勢之險要。


  地跨廣西崇左市龍州縣和寧明縣的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于1979年,共分為隴呼、弄崗、隴山三個片區,設有三聯、弄崗、上金等6個保護站。


  “我們主要采取常規巡護、無人機高空巡檢及定點區域守伏相結合等方式,保護資源安全。”保護區管理中心副主任劉晟源介紹。


  “山上沒有現成的路,都是靠我們隊員自己探索前進。碰到下雨天,道路濕滑,石頭松動,巡護就更加危險了。”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弄崗保護站巡護副組長蘇理民如是說。


  “每次開展守伏或者較長時間的科研監測活動,每個人都要背30公斤重的背包,里面裝有米、干糧、水和設備,幾天不洗澡都是常事。”保護區管理中心社區宣教科科長農正權仍記得參加工作后第一次進山,跟著老隊員進山剛走幾個小時,就累到崩潰,而后來在山里突遇馬蜂襲擊、野豬夜闖駐扎地,都讓他印象深刻。


  即使面對重重困難,保護區的工作者總是風雨無阻。2017年以來,保護區巡護路線從68條增加完善到144條,其中近120條都在10公里以上,每次巡護都靠雙腳翻越大大小小的山隴。


  巡護過程中,他們隨身攜帶具有拍照和定位功能的巡護終端,把巡護軌跡、工作內容實時傳到巡護監測系統上,實現了對巡護數據“一次采集、綜合利用、分析展示”的信息化管理,弄崗保護區也是廣西第一個建設并運用信息化管理的保護區。


  上天入地監測記錄一草一木 探尋自然秘密


  當2008年發現弄崗穗鹛,這個由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鳥類學家發現、描述并命名的第一個鳥類新種,讓弄崗保護區“聲名鵲起”。


  2023年3月發現的72.4米廣西最高樹,再次讓弄崗備受矚目。“從準備對望天樹的科考,到最終確定其高度,其實用了三年多時間。”劉晟源說,“這棵望天樹生長在人跡罕至的峰叢洼地底部原始森林當中,所需的各種測量設備、安全保障設施、救援設備、生活物資,都只能靠人背進去。在從營地進入洼地底部的過程中,還要翻越兩面落差超過20米的垂直崖壁,危險重重。”


  劉晟源介紹,為了讓沒有任何攀巖、速降經驗的測量隊員抵達洼地底部,科考隊在沿途危險地段布設了繩梯和攀巖保護繩索,并安排專業應急救援人員實施安全保護。此外,科考隊還使用單繩技術,成功攀爬至樹干中部放置靶標,為精確測量奠定了基礎。


  “科研監測是我們保護區的靈魂,也是科學保護生物資源的基礎。”保護區管理中心主任王愛龍說,多年來,保護區在以保護為根本的前提上,積極開展資源調查、資源監測、課題研究等不同類型的科研活動,為保護區實施有效保護、獲取保護區本底數據、推動保護區保護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礎。


  從2003年起,保護區工作者陸續自主開展白頭葉猴、黑葉猴常規監測、大型真菌調查、昆蟲物種調查、鳥類定點監測和兩棲爬行類動物監測等科研監測活動,進一步摸清了“家底”。工作人員也都成了“秘境弄崗”的“活地圖”和對各種環境資源了如指掌的“活字典”。


  “我們就像‘倉庫保管員’,對保護區里各種動植物分布在哪里、是什么類型、數量有多少、相互之間有什么關聯等都有了充分地了解。”劉晟源說,自保護區建立以來,從局部到綜合,從單一到立體,從宏觀到微觀,保護區的科研一直在不斷向縱深發展。


  據悉,從2010年以來,弄崗保護區的動植物新種以每年1—2種的速度發現發布,目前,保護區內的植物物種數量已更新到1832種,動物物種429種,鳥類266種。


  依托資源稟賦 講好生態故事


  擁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豐富多彩的野生生物的弄崗保護區,是開展自然體驗、生態觀鳥、研學旅行、森林探秘、科研的理想之地。


  農正權說,他們正通過野生動植物科普基地創建、科普宣教場館建設、科普人才培養、研學課程及研學路線定制等舉措,積極探索適合現下公眾特點的科普宣教模式。


  在龍州縣武德鄉三聯村隴呼屯,研學團隊通過觀察、測量、認識樹齡超過2300年的“中國最美古樹”之一的千年蜆木王,感受自然生態的美好;在龍州縣逐卜鄉弄崗村隴亨屯,青少年在保護區講師的引導下,開展林鳥、昆蟲、植物觀察,用圖畫、文字書寫自然、記錄自然,并通過展示成果與小組交流等方式加深對生態文明的了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我們的研學活動以親近自然、保護環境為出發點,當前主要面向青少年。”劉晟源說,保護區堅持把科普宣教融于知識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娛樂性,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


  截至目前,保護區與各科研院校合作編制包括鳥類自然觀察、兩棲爬行類夜觀活動、蜆木王探秘、生物多樣性自然探究等20個研學課程,并與龍州科協聯合創辦了“龍州科學大講堂”,使之成為長期開展的公益性科普品牌活動。


  在滿足學校和社會公眾對研學旅行需求的同時,弄崗保護區與發現·弄崗景區、花山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研學旅行合作,通過對自然資源、資金、人才優勢進行整合,進一步打造弄崗保護區研學實踐精品路線,積極為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發展助力。


3-1.jpg


作者:楊陳 黃華江 農惠媛責任編輯:許婧
我要評論
登錄 | 注冊 需要登陸才可發布評論
直播共享平臺 家居百強 天格-中國高端實木地板 圖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機械
  • 關于我們
  • 招聘英才
  • 服務項目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網站地圖
  • 品牌鏈接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南县| 大化| 沙洋县| 海林市| 禄劝| 新和县| 阿尔山市| 临夏市| 平昌县| 平利县| 巴东县| 屏山县| 巴南区| 镇坪县| 调兵山市| 江永县| 甘肃省| 汉中市| 和龙市| 石柱| 河南省| 家居| 紫云| 广汉市| SHOW| 新乡市| 靖江市| 甘谷县| 武义县| 大城县| 安龙县| 东乌珠穆沁旗| 古田县| 邯郸市| 荔波县| 牟定县| 日喀则市| 疏勒县| 龙井市| 吉安市|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