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省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總體要求,通過示范園幫包、低產園改造、“菜單式”培訓、品種結構優化、品牌戰略推進、銷售方式創新等措施,激發林果高質量發展活力。截至目前,全市經濟林總面積121萬畝,產量67萬噸,年產值43.7億元,從業人員28萬余人。
抓好示范園幫包,增強輻射帶動力。目前,全市已創建國家經濟林標準化示范園1處、省級24處、市級123處。為更好發揮標準化示范園輻射帶動作用,濟南市林果技術推廣和產業服務中心組織全體工作人員主動對接,深入生產一線,每人幫包一個示范園,努力把示范園建成優良品種的繁育輻射園、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園、集約管理的模范樣板園、技術人員的創新實踐園。
抓好低效園改造,實現更新換優。按照“三改三減”(改品種、改樹形、改土壤,減密度、減化肥、減農藥)的技術要求,重點對核桃、山楂、蘋果、杏、大櫻桃、棗等主栽樹種的低產低效園進行改造提升,同時配套增施有機肥、病蟲害綠色防控、復合種植等綜合管理技術,推進老弱樹更新復壯、低產實生樹高接換優。
抓好“菜單式”培訓,推進林果科技進萬家。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依據基層林農的“需求菜單”,精準實施“菜單式”培訓,派出30余名技術人員深入一線,面對面為果農答疑解惑,指導果農2600余人次。今年以來,先后制發《關于加強春季林果技術指導的意見》《濟南市經濟林夏季管理技術要點》等文件10余份,印發林果生產重點推廣應用技術21項,進一步提高了全市林果管理水平。
抓好品種結構優化,增強市場競爭力。堅持市場導向,加快山農酥梨、魯麗、彩玉等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特優品種的引進、篩選及示范推廣,適度發展泰山小白梨等傳統老味道品種和珍珠油杏、中油蟠桃13、維納斯黃金蘋果等種植效益好、市場競爭力強的優新品種,合理配置早、中、晚熟及加工鮮食品種比例,不斷調整優化品種結構,形成樹種(品種)特色鮮明的優勢產區。
抓好產品品牌建設,提高市場美譽度。堅持大力推進經濟林產品由規模數量型向品牌效益型轉型升級,依托“平陰玫瑰”“源味南山”區域品牌優勢,推動優質安全果品開拓國內外高端市場。截至目前,全市擁有“中國特色經濟林之鄉”4個、地理標志產品13個、“齊魯放心果品”品牌25個、有機食品認證4個、綠色食品認證144個、無公害產品認證203個。
抓好產品宣傳推廣,拓寬銷售渠道。濟南市連續多年成功舉辦大櫻桃、玫瑰、雪桃、珍珠油杏、山楂、杏等采摘旅游節慶活動,聯合山東小鴨智能電器有限公司等開展“公益助農直播帶貨活動”,通過直播帶貨、社區團購平臺“線下”和“線上”方式宣傳推廣特色農產品,進一步暢通銷售渠道。此外,還與京東農貿發展有限公司等簽訂銷售合作協議,用更加快捷便利安全的方式將新鮮美味的產品送到客戶手中。
下一篇:鄂西北核桃畝產干果最高212公斤